“送给你小心心 , 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 , 太多的感动 , 你是我的天使 , 一路指引我……”
下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西院儿科病房示教室里 , 传来了一阵悦耳的童声 。 4个年龄从5岁到16岁不等的小患儿手上认真比划着动作 , 唱出一支对医护哥哥姐姐们的歌——《听我说谢谢你》 。 大一些的孩子透露 , 大家在午餐后自动自发花了1小时排练了手语舞 , 只为唱给已经陪伴了8天的白衣天使们 。文章插图
21日闭环管理后 , 仁济西院儿科病房滞留18名患儿及16名陪护家属 , 最小的仅2岁半 , 最大的已经18岁 。 与许多儿科病房不同的是 , 这里的患儿几乎全为风湿免疫类疾病患者 , 多年的求医经历让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成了朋友 , 特殊的14天里 , 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 , 这份情谊更加深厚了 。
不同年龄、不同病症 , 患儿需求各不相同:风湿免疫类疾病患者需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 , 临床营养科的配餐不仅需考虑健康因素 , 也和食堂沟通 , 尽量给孩子们最佳口感;孩子们爱动爱玩 , 可疫情防控不能聚集 , 医护人员就按病房分批让大家在走廊上透气活动 。 家属送来的钙片、常用药快递等了一天没收到 , 工勤人员一次又一次下楼确认 , 就为送到患儿手上;陪护患儿的外婆年事已高 , 高血压、贫血导致头晕难受 , 护理团队定时为她量血压、查体征 , 还特意向食堂订了小锅菜和鱼汤给老人加餐 。
“能帮忙的事儿 , 就一定尽力 。 因为早在疫情前 , 大家就已经是家人了 。 ”仁济西院儿科护士长高峰介绍 , 大多数患儿都是冲着“曹奶奶”从全国各地赶来的 。 18岁的小徐就是其中一位 , “两年前我连续发烧一个月 , 吃了好多药 , 找了好多医院 , 最终靠激素才退烧 。 杭州的医生怀疑是风湿免疫类疾病 , 建议我来上海看曹奶奶的门诊 , 她在这个领域医术最高 。 ”
孩子们口中的曹奶奶 , 是仁济医院儿科专家曹兰芳 。 在被她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 , 小徐开始在沪杭两地辗转 。 2年来 , 病情逐步控制 , 她也在本月迎来了最后一次在仁济西院儿科病房的住院治疗——患儿年满18岁后 , 将转入风湿科继续随访治疗 。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 , 让小徐有了充分时间和这里告别 。文章插图
恰逢高三 , 这个寒假对她而言极为特殊 。 “隔离期间学校就应该开学了 , 我也没来得及把所有功课都带到上海来 , 不过妈妈和医护人员都开导我 , 我想 , 以疫情防控的大局为重是应该的 。 ”
小徐的行李里 , 有一本几乎不离手的笔记本 。 生病后 , 她爱上了写手帐 , “一开始是为了记录心情 , 后来发现可以宣泄、放松 , 在写字、排版、贴纸的时候 , 得到了许多快乐 。 ”
“好在上海政府的抗议行动及时、快速 , 有条不紊 , 我们才能平平安安 。 ”今天 , 小徐的手帐上写着“Happy day” , 一如今日上海的暖阳般 , 让心也变得更暖 。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黄杨子
【小徐|我在仁济西院】来源:作者:黄杨子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夜读丨我们都需要一个知己
- 85岁高龄老人独自居住在山上吃白石崖,老人喊了好几个名字
- 退休之后,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老伴去世后,我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 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在饮食上有什么讲究?牢记这6大注意事项
- 《我的前半生》:全职太太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 人到中年,遇到婚外暧昧的人,都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 老婆得了癌症,我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