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春季最适合养肝 饮食上宜温补

人体|春季最适合养肝 饮食上宜温补文章插图
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节 , 此时养生应从 , 秋冬的养阴 , 逐渐过渡到侧重于养阳 , 这样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 。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 , 阳气升发 , 与春之阳气相应 , 根据春天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 , 中医提出了春季养阳的观点 。 ===PEI_PAGER_PEI===
人体|春季最适合养肝 饮食上宜温补文章插图
春季养生要遵循哪些特点
1、肝应春气 , 春季应当养肝
中医学认为“肝主春” , 即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是与春季相应的 。 金、木、水、火、土五行中 , 春季属于木 , 而人体五脏的肝、心、脾、肺、肾对应五行中肝也属木 , 肝脏与木的物质属性是一致的 。
肝脏在春季时功能最为活跃 , 因为春天气候温暖 , 由冬季的“冬藏”转变为“春生” , 是阳气生发的季节 。 春季温暖的温度 , 使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 , 促使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 。 在人体内无论是营养供给 , 还是血液循环 , 都会相应增多、加快 , 来适应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求 。 如果能够抓住时节 , 好好调养肝脏 , 就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 改善体质 , 尤其是对于阳虚体质的人群来说 , 即所谓“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 。
为什么中医认为春季最适合养肝?春季养肝要怎么做?
2、风为春季的主气 , 注意防风邪
春季万物复苏 , 阳气生发 , 人体的阳气 , 此时也开始向外生发 。 因此 , 春季的肝气最足、肝火最旺 , 人最容易发怒 。 肝脏的怒火要借助胆经的通道才能往外发 , 出现胆汁上溢的情况 , 很多人就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嘴苦 。 肝气上逆还会引起乳房及两胁胀痛、偏头痛、肩膀酸痛和臀部疼痛等 。 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 , 都容易损伤肝脏 , 到夏季就会发生“春伤于风 , 夏生飧泄”的病变 。
中医认为 , 风邪为六淫之首 。 风为春季的主气 , 但当风邪太过可使人患病 。 通常风邪为外风和内风两种 。 外风由自然界风邪侵入而致 , 内风则多由脏腑功能失调 , 气血逆乱而生 。 春季阳气升发 , 更易出现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的情况 。 因此 , 我们春季需要随时增减衣服 , 注意保暖 , 尤其是关节、颈部、背部、腹部等 , 这样可减少我们患伤风感冒、风湿性关节痛的机会 。 ===PEI_PAGER_PEI===
人体|春季最适合养肝 饮食上宜温补文章插图
春季如何养生?
1、饮食上宜温补 , 要多辛甘
一般来说 , 为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 , 为扶助阳气 , 此时 , 在饮食上应遵循上述原则 , 适当食用一些辛温升散的食品 , 如:韭菜、葱、麦、豉、花生、葱、香菜等 , 而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 , 以免伤脾胃 。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 , 增甘 , 以养脾气” 。 意思是春季 , 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 , 多吃些味甘的食物 , 如山药、大枣等 ,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 《摄生消息论》中也有:“当春之时 , 食味宜减酸增甘 , 以养脾气”的说法 。
中医学认为 , 脾胃是后天之本 , 人体气血化生之源 , 脾胃之气健旺 , 人体就会更有活力 。 酸味入肝 , 且具收敛的作用 , 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 疏泄不及时 , 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 此外 , 五味入五脏 , 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 , 若多吃酸味食物 , 会加强肝的功能 , 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 , 这样就会伤害脾胃之气 。
如果肝木不及应当用补酸的方法 , 但是肝木太过反克脾土 。 甘味入脾 , 为防止脾胃虚弱 , 就需要增甘少酸 , 顾护脾胃之气 , 所以大枣、山药等味甘的食物 , 最适宜春季食用 。 山药味甘性平 , 具有健脾养肝、滋肺益气、补肾固精等功效 , 可用大枣、山药与大米、小米、红豆等煮粥食用 , 以健脾养肝益胃 。
此外 , 因为春季人体阳气的生发需要依赖肝气的疏泄作用 , 玫瑰花、茉莉花等花茶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 有助于舒达肝气、调和气血 。 可用红茶3克 , 玫瑰花和茉莉花各1克 , 加沸水适量 , 加盖3~5分钟即可 。
2、宜晚睡早起 , 循序渐进增强运动
春季万物复苏 , 昼长夜短 , 太阳升起时间比冬季早 。 晚睡早起 , 可以顺应日出的节奏 , 吸收阳气 , 以助体内阳气升发 。 在寒冷的冬季里 , 人体的新陈代谢 , 藏精多于化气 , 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中医认为 , 动则生阳 , 因此 , 人春后应加强锻炼 。 在公园、广场、树林等空气清新的地方 , 打太极拳、做操、跑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