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从打杂实习生到总经理!金山这位美食家一个面团揉了32年

丁亚妹被评为2020年“金山工匠”的时候 , 身边的人并不惊讶 。 1989年 , 17岁的她毕业于钱圩职校烹饪专业并同年参加工作 , 从一名在厨房“打杂”的实习生到首席技师、博海集团导师带徒带头人 , 目前任上海博海餐饮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新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
丁亚|从打杂实习生到总经理!金山这位美食家一个面团揉了32年文章插图
今天 , 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让“抓一把”可复制
中式面点离不开包子馒头 , 因此发面至关重要 , 面发的好 , 出来的馒头就“白白胖胖” , 反之则千奇百怪 。 “从老酵到鲜酵母再到现在用的酵母粉 , 发面这个环节不再像从前那样令人头疼” , 丁亚妹回忆说 , “以前师傅告诉我们‘抓一把’ , 但是手有大小 , 出来的东西也就不一样 。 ”
丁亚|从打杂实习生到总经理!金山这位美食家一个面团揉了32年文章插图
“一把”是多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说不准 。 尝试、失败、再尝试 , 实践、认识、再实践 , 丁亚妹带领团队历时三年 ,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建立了上百个中式面点品种的SOP(标准作业程序) , 提炼提升工艺标准 , 实现流程的可操作可复制 。 “一个50g的包子需要准备35g的面团和15g的水……”随着流程不断精细 , 中式面点的“大门”向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敞开 。
丁亚|从打杂实习生到总经理!金山这位美食家一个面团揉了32年文章插图
如果说职业技能培训是这道门 , 那么丁亚妹就是“守门人”之一 。 2009年被社保局聘任为面点考评员 , 连续五届担任“星光计划”裁判员 。 先后培养了面点高级技师3名、高级工35名、中级工近百名;面点技能方面辅导了初级工1038人 , 中级工108人、高级工64人 。
“眼前的亏不是亏”
大饭店的行政总厨往往都是红案厨师 , 丁亚妹则是白案厨师 。 (红案特指中式烹调;白案是餐饮行业中对于制作面点以及相关面食制品工作的代称 。 )17岁的丁亚妹被分配到面点间时 , 并不了解“行情” 。 花一样的年纪 , 谜一样的未来 , 她对自己说“既然学习白案 , 我就要学好” 。
丁亚|从打杂实习生到总经理!金山这位美食家一个面团揉了32年文章插图
跳舞、看电影、打牌……在属于那个年代的潮流里 , 没有丁亚妹的身影 。 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 , 在那之前 , 只有周日休息 。 唯一的一天休息日 , 她有六个小时花在去市区学习的往返路上 。 早上五点出门 , 坐着末班车回家 。 外人眼中她很辛苦 , 但她清楚这一切值得 。 “眼前的亏不是亏” , 丁亚妹笑着说 。
2009年参加市委党校高技能人才研修培训班;2010年获得中式面点高级技师以及中式烹饪、西式面点、后勤管理师中级职称;2013年获得教师资格证并担任职业技能培训师;2014年认定为烹饪大师 。 一路走来 , 丁亚妹先后荣获中华金厨奖、全国中餐创新大赛面点项目银奖、世博会保障立功“月度冠军” , 上海石化“女职工标兵”等荣誉 。
丁亚|从打杂实习生到总经理!金山这位美食家一个面团揉了32年文章插图
【丁亚|从打杂实习生到总经理!金山这位美食家一个面团揉了32年】“厨房就是我的办公室 。 ”走上领导岗位的丁亚妹经常“现场办公” , 双手不离面 , 将专业技能“绑”在工匠精神上传承技能、培养新人 。 她是中式面点行业发展的见证者 , 也是传承中式面点文化的重要“螺丝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