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漫风:「育儿」什么样的韭菜,就配什么样的镰刀

我自己跳进了韭菜坑
不久 , 被各种流量引流到一位海淀妈妈写的《上岸》一书上 , 书的推荐说这位妈妈的孩子“上岸”了著名的海淀六小强 。
作者|赵漫风:「育儿」什么样的韭菜,就配什么样的镰刀文章插图
海淀最牛的六所公立中学 , 人们称之为海淀六小强 , 它们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学、十一学校和首师大附中 , 六小强承包了海淀区90%以上的高分段和清北名额 。
又回到这本书上 , 读完感觉有点空 , 因为作者并没有写什么育儿干货 。 关于最吸睛的主题“如何把一直散养的孩子送进海淀六小强” , 更是以参加了一场考试 , 被六小强集团校以3/200的比例录取 , 轻描淡写地略过 。
很多章节都是自己在杭州的企业家妹妹的择校焦虑 , 以及国际学校圈精致富豪妈妈们的另一种焦虑 。
这位妈妈在书的扉页上写着 , 自己没有学区房 , 因为海淀不相信学区房 。 相信这句话让很多因为学区头疼的家长为之振奋 , 但书的中间轻描淡写了虽然自己名下没有学区房 , 但是孩子的户口跟了爷爷落在了海淀 , 孩子上的是一所海淀高校的附属小学 。
在好奇作者的逻辑的时候 , 忍不住百度了一下作者 , 却看到有网友质疑本书作者其实并没有亲身带娃 。 本着不传谣的互联网发文原则 , 我也不能说作者的公号和书就是撒谎 , 而且其实书里的确也没有撒谎 , 只是写了作者原意呈现出的内容 。
至于那些没有写的育儿经 , 那些我想看作者却没写的事情 , 无论是作者没有亲身经历 , 还是不想分享都无所谓了 , 只是让我这个读者读完书觉得不值而已 。
在百度作者的时候 , 看到了惊人的母婴KOL乱象 , 论坛网友扒出 , 另外一个育儿大号XX妈妈的运营者 , 居然是一位单身男青年 。 其实自己也是因为几年前关于海淀妈妈+奥数那些话题关注上这个作者的 。 爆文过后 , 是一波又一波的带货 。
到此为止 , 我觉得自己简直弱爆了 。 自己和那些对着大汉伪装的网红美女一通打赏 , 被骗的血本无归的好色大爷 , 居然是一路人!
是我突然觉醒了吗?一直追踪的这个妈妈那个妈妈 , 其实 , 从她们(也许是他们)走上自媒体道路的那天 , 就不再是个育儿妈妈 , 而是用噱头去吸引粉丝的网红了 。
如果说这些母婴KOL是一把镰刀 , 收割的就是我这样的韭菜读者吧 。 一会一个“手握千万 , 买不到学区房” , 一会一个“小学4000英语词汇在美国够了 , 在海淀不够” 。
作者|赵漫风:「育儿」什么样的韭菜,就配什么样的镰刀文章插图
为什么被收割
这些其实没有任何的道德层面的东西在里面 , 也不说谁天生就要收割谁 , 谁天生就该被谁收割 。 位置是死的 , 但选哪个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
也许我要做的 , 不是抱怨镰刀割不割韭菜了 。 毕竟 , 是我自己非要纵身跃进韭菜坑 , 还有什么好埋怨的呢?
一个人 , 一个群体 , 一个阶层 , 一个社会 , 都是先有真事的需求与焦虑 , 然后才会有人去讨论 。
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公共安全、婚恋困境、个人发展、教育育儿等等 , 都是社会真实存在的担心 , 不是谁像谁贩卖了什么 , 大家本来都有 , 而是有的人就是抓住我们的软肋 。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建议和指导太多了 , 而且都听起来非常有道理 , 但这并不代表它一定适合你 。
买不买时代贩卖焦虑的帐 , 其实本质上是 , 你是愿意遵守社会的“规则” , 还是你有自己的独特道路 , 无论如何 , 都希望那是你深思熟虑后 , 内心的选择吧 。
如何改变被收割的命运?
【作者|赵漫风:「育儿」什么样的韭菜,就配什么样的镰刀】想一想 , 改善起来也比较简单 。 首先要有自己的认知 , 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 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 就会减小这些话题的影响 。
其次 , 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一般越迷茫 , 越容易被这些话题被带节奏 。 比如 , 作为一个妈妈 , 我本应该花时间陪孩子 , 与孩子共同建立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 却无意在公众号上刷到天价学区房 , 刷到牛蛙已经背了多少唐诗 , 认识了多少字 , 已经入坑了哪个幼儿园……其实 , 我所有的希望 , 无非是要孩子过得开心 , 内心丰富 , 让她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
最后 , 很多东西看看就好 , 不要带入 。 多用批判的思想看待道听途说的事情 。 不要急着跟风 , 毕竟 , 一旦韭菜热泪盈眶 , 就是镰刀下手收割的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