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二院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感谢信,背后是医护人员贴身守护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常州二院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感谢信,背后是医护人员贴身守护】交汇点讯 近日 , 常州二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感谢信 , 字里行间满是对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的感激之情 。 信中提到 , 他是常州二院消化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郭某的儿子 , 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 然而因为身在北京忙于公务 , 没有办法回常 , 了解到二院对父亲突发疾病期间的及时抢救、精准治疗以及优质服务 , 他只能通过几张薄纸表示感谢 。
采访人员从常州二院获悉 , 来信者的父亲郭某今年65岁 , 半个月前 , 他像往常一样在家中休息 , 忽然感觉到强烈的便意 , 上完厕所竟发现满是鲜血 , 立即前往常州二院救治 。“郭某到医院后 , 我们立即启动了消化道出血应急预案 , 第二天为其进行了无痛胃肠镜检查 , 但没有发现明确的出血病灶 。 郭某平常身体还算健康 , 发病之前也没有什么不适 , 我们团队仔细排查原因 , 根据他患有多年高血压的基础疾病 , 并且一直服用拜阿司匹林片 , 我们初步怀疑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小肠出血 , 很有可能会出现再次出血 , 就收治到消化内科重症监护室 。 ”常州二院城中院区消化内科主任刘文佳介绍 。果不其然 , 在监护室住院观察中的一天凌晨 , 郭某突然发生大量便血 , 血压急剧下降到休克线以下 , 并且出现短暂神志不清的症状 , 情况非常凶险 。 医护团队紧密合作 ,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给予抢救 , 郭某的病情得到缓解 。 刘文佳说道 , “在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 , 我们决定采用胶囊内镜技术 , 快速的在郭某的小肠中找到了出血病灶 , 锁定了出血原因 , 发现是空肠的多发血管畸形伴全小肠多发糜烂 , 通过微创方式为患者进行了小肠镜下血管畸形硬化剂注射治疗 。 目前郭某已顺利出院 。 ” 据了解 ,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 , 以往常常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 , 目前经过药物、治疗等先进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 这类疾病诱发的大出血现象越来越少 。 但是 , 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 , 很多伴随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需要服务一些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 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损伤 , 正如郭某这次NSAIDs引起的小肠部位出血 , 该部位位于腹腔中部 , 是胃镜、大肠镜不易发现病灶的部位 。 因此 , 对于这类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 , 现在得益于口服胶囊内镜等先进的微创方式 , 使得疾病的检查诊疗越来越便捷、安全、精准 。刘文佳提醒 , 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 在服用对症药物时要兼顾到胃肠道功能 , 及时做好胃肠镜体检以及幽门螺杆菌筛查来排除疾病隐患 。 如果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问题 , 尤其是出现呕血、黑便、便血等急症 , 一定要及时诊治 , 切不可放松警惕酿成眼中后果 。通讯员 孙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