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ipcn)
作者:常常
近期 , 网上一个提问引起热议:
“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文章插图
评论区被填得爆满 。
看了一下 , 明显分两派:
年龄较小的孩子“妈妈、妈妈”叫不停 。文章插图
年龄较大的孩子直呼“妈” , 没有一句废话 。文章插图
老母亲的感受也大不相同:
被叫“妈妈”的人 , 既享受亲昵的感觉 , 又对“事事叫、声声催”感到抓狂 。文章插图
被叫“妈”的老母亲们 , 则失落惆怅、五味杂陈 。文章插图
小宝宝的母亲 , 盼着孩子早点独立 , 不要每天叫无数次“妈妈” 。
大孩子的母亲 , 却又怀念孩子小时候 , 那句软软糯糯“妈妈” 。
有网友一语点破问题背后的深意:
“孩子不经意间就长大了 , 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叫妈妈 , 整天黏在身边了 。 ”文章插图
一声“妈妈” , 像无形的脐带 ,
连接着彼此
对于孩子来说 , “妈妈”不仅仅是一个名词 。
它是与生俱来的依存 , 也是温暖包融的港湾 。
热门音乐短片《萌芽》 , 形象地还原了现实中的一幕幕 。
吃饭时 , 女儿不动筷子 , 因为“要等妈妈坐边边” 。文章插图
过生日时 , 女儿捧着蛋糕说“妈妈 , 生日快乐” 。文章插图
睡觉时 , 女儿钻进妈妈的被窝 , 奶声奶气地叫“妈妈” 。文章插图
上班时走出家门 , 依然能听到女儿依依不舍地哭喊“妈妈” 。文章插图
对于妈妈来说 , 那一声“妈妈” , 更加意义非凡 。
是依赖 , 是信任 , 似无形的脐带 , 连接着彼此的生命 。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第一次被叫妈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网友们的回答 , 幸福得能溢出蜜来:
“为了这一声妈妈 , 做什么都值得!”
“每个细胞都兴奋 , 觉得世界是如此美好 。 ”
“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喜悦 。 ”文章插图
渐渐地 , “妈妈”成了孩子的口头禅 。
不光吃喝拉撒 , 连牛奶洒了、玩具掉了、需要开电视、想玩游戏……每一件事情的前缀 , 必有“妈妈” 。文章插图
把娃扔游乐场 , 花钱买清净?
很难如愿 。
因为“整个游乐场里荡漾着不同声线的‘妈妈’ 。 ”文章插图
但 , 烦躁过后 , 享受感更多 。
因为叫多少声“妈妈” , 就有多少分的依赖、信任和需要 。
即便沉甸甸 , 也是甜蜜的负担 。
长大 , 或许就从那一声“妈”开始
不知从何时起 , 挂在嘴边无休止的“妈妈” , 变为了干脆利落的“妈” 。
曾经滔滔不绝的言语 , 也随之惜字如金 。
“妈 , 我上学去了 。 ”
“妈 , 我回来了 。 ”
“妈 , 电视声音小点 。 ”
……
再以后 , 这一声“妈”的后面 , 是孩子渐行渐远的脚步 。
“妈 , 晚上我不回家吃饭了 。 ”
“妈 , 这个长假我和朋友出去旅游 。 ”
“妈 , 今年过年回不去了 。 ”
……文章插图
从“妈妈”到“妈” , 意味着孩子势不可挡的成长 。
每个做母亲的 , 都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变化 。
TA的心理更加成熟
前些年刷屏的青春剧《我的青春谁做主》中 , 李霹雳的妈妈一直把她当小孩子 , 即便她已成年 , 父母离婚依然瞒着她 。
母亲准备和父亲复婚 , 李霹雳以一段成熟理性的话 , 刷新了她的认知:
- 产科|她心脏移植10年后圆了“妈妈梦”
- 老婆怀孕五个月的时候,从楼上摔下来,孩子没保住
- 前夫不同意她生二胎,半年后发现孩子不是前妻的
- 她受继母虐待从小跟着叔叔生活,帮离婚多次的叔叔养大孩子
- 妈妈独自带4个孩子去打疫苗,看到这画面,网友感叹:大写的佩服
- 单亲妈妈的心声:大家一定要有经济能力
- 伪单亲妈妈的压力有哪些?该怎么纾解?
- 儿女带12个孩子回家过年,一顿饭就花掉600元,外公直皱眉:寒假吃掉一年养老金
- 女人叫你哥,大多时候都是这几种意思
- 辅食|孩子吃的饭菜到底如何放盐、放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