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二胎妈妈命悬一线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启动市、省级急救通道全力抢救

产科|二胎妈妈命悬一线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启动市、省级急救通道全力抢救文章插图
医护人员齐力救治患者 。
红网时刻4月13日讯(通讯员 谢斯炜 谭盼盼)近日 , 一位二胎产妇遇上了最危险的疾病——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 , 命悬一线 ,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先后启动市级、省级孕产妇急救通道 , 多学科通力合作 , 全力救治 , 16个小时后 , 病情终于稳定 。
家住株洲市芦淞区的左女士是一位孕29+周的二胎妈妈 , 由于第一胎很顺利 , 所以怀二胎后自觉胎动正常 , 故没有按照医生嘱咐正规产检 。 事发3天前自觉乏力、食欲下降 , 自行在家休息 , 4月8日早晨突然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后 , 赶紧来到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就诊 。
产科值班姚雪茹医生发现左女士脸色较黄 , 精神疲倦 , 她立即建议抽血送化验室检查 。 不久化验室结果回报左女士肝功能转氨酶高达512U/L(正常值≤40U/L) , 同时合并凝血功能等一系列检查结果异常 , 姚雪茹立即汇报产科主任唐征宇 。 唐征宇经过床边查房及实验室检查分析考虑左女士应该是遇上了产科最危险的疾病——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 。 这是一种妊娠期特发胎源性疾病 , 发病率1/7000~1/16000 , 死亡率极高 , 而且病情进展非常迅速 。
时间就是生命 。 产科主任唐征宇第一时间通知医务管理部部长张敏启动全院大会诊 , 同时申请株洲市孕产妇紧急救援通道 , 制定缜密的治疗方案 , 并于当天中午进行了紧急剖宫产手术 , 新生儿出生情况良好 , 在新生儿科进一步救治 。
术后患者转入内科ICU行进一步诊治 。 由于疾病本身太过于凶险 , 患者病情术后呈急剧恶化 , 血压呈断崖式下跌 , 瞳孔散大 , 循环休克 , 患者生命岌岌可危 , 命悬一线 。
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 , 医务管理部组织全院抢救 , 由党委副书记伍世葵亲自坐镇指挥 , 要求务必举全院之力 , 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患者生命 。 与此同时 , 医院启动省级孕产妇急救通道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CU主任艾宇航连夜赶往医院进行现场指导治疗 。
内科ICU救治团队在主任彭祝军的带领下 , 一边密切观察病情 , 一边根据临床给予循环生命支持 , 调整药物 , 争分夺秒 , 一刻也没有停歇;产科医生在病床旁半步未离 , 眼睛死死地盯住床头的心电监护仪 , 默默守护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 在这场与死神角逐的战斗中 , 12名医护人员彻夜未眠 , 经过16小时的精准治疗 , 病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
术后第三天 , 患者缓缓睁开了双眼 , 神志清醒 , 专家们表示 , 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及时发现 , 及时处理 , 准确判断 , 精准施治 。
上述场景只是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产科联合多学科救治危重孕产妇的一幕缩影 。 产科自独立成科以来 , 十年从未发生过孕产妇死亡 , 曾经在三个小时内及时诊断并救治成功一例孕妇合併主动脉夹层的孕妇 。 在临床上对疑难病例进行常规多学科的联合抢救及治疗 , 凭靠三甲综合医院内外科实力 , 在院内科室尤其是内、外科ICU的配合下 ,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产科|二胎妈妈命悬一线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启动市、省级急救通道全力抢救】随着“二孩”政策放宽 , 高龄及危重孕产妇数量较前增多 , 严重威胁母婴安全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作为产科危急重症中的高危杀手 , 发病率较低 , 但死亡率高达80% , 病情进展迅速 , 可发生在妊娠28~40周 , 多见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等 。 临床表现与肝炎相似 , 常有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疼痛及头晕表现 。 数天至1周后出现黄疸 , 进行性加深 , 常无瘙痒 。 其发病原因不明 , 只有终止妊娠才有痊愈希望 , 一旦确诊需及时终止妊娠 , 产后更是需多学科协作共同治疗 。
温馨提示:孕妈妈孕期请按医生医嘱进行按时产检 , 妊娠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疲倦乏力、厌食等消化道症状 , 甚至皮肤黄染等需立即就医 , 以免延误病情危及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