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数字化内窥镜技术为患者保“颜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孙海华)近日 , 利用内窥镜技术 ,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为一颌面肿瘤患者实施了肿瘤切除及下颌骨再造手术 。 该手术运用的数字化设计结合内窥镜技术实现下颌骨的微创重建在国内尚属首例 。
患者|数字化内窥镜技术为患者保“颜面”文章插图
36岁的邢女士从去年开始 , 左侧面部出现肿胀 。 邢女士以为是上火 , 服用消炎药后一直未见好转 , 且肿胀越来越重 。 从口内触摸 , 患部很硬 。 到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就诊时 , 经颌面肿瘤科副主任吴炜医生诊断 , 邢女士所患为成釉细胞瘤——患者半侧下颌骨已被肿瘤侵蚀 , 随时有骨折危险 。 肿瘤甚至已经逼近下颌关节 , 造成患者张口困难 。
【患者|数字化内窥镜技术为患者保“颜面”】“成釉细胞瘤的性质介于良性和恶性临界点 , 很容易复发 。 ”吴炜医生介绍 , 常规治疗方法是截掉下颌骨 , 从小腿取骨头移植 , 进行下颌骨重建 。 但这种方法创伤大、病程长 , 由于切口较大 , 患者甚至会出现局部面瘫等症状 , 这也让邢女士很是担心 。 考虑到患者情况 , 吴炜决定尝试将数字化设计与内窥镜技术相结合 , 从口腔里面为患者实施巨大肿瘤的切除及下颌骨重建手术 。
患者|数字化内窥镜技术为患者保“颜面”文章插图
手术中 , 专家在患者口腔内切开黏膜 , 结合内窥镜技术 , 完整切除了肿瘤连同被侵蚀的骨头 。 接着 , 从邢女士左腿取出一段带血管的腓骨 , 结合数字化技术 , 把骨头精确塑造成缺损下颌骨的形状 , 再从口腔内安放在缺损的下颌骨中 。 在患者左侧耳前 , 专家设计了一个1厘米长的微小切口 , 在内窥镜引导下 , 精确的连接腓骨和残留的关节头 , 重建了患者颞下颌关节 。 因为患部空间很小 , 且视野有限 , 放置腓骨瓣的尺寸必须精确匹配、严丝合缝 , 没有重新调整的机会 。
患者|数字化内窥镜技术为患者保“颜面”文章插图
为满足患者后期牙种植的需求 , 植入的腓骨还进行了双层叠加 , 这导致可供吻合的血管非常短 。 专家又在患者颈部隐蔽处 , 做了一个不到3厘米的切口 , 寻找出一对直径仅为1毫米左右的动静脉血管 , 延伸至移植腓骨下方和腓骨血管吻合 , 操作难度极大 。
经过努力 , 手术进行了9个小时后终于顺利完成 。
据介绍 , 该手术改变了传统的下颌骨肿瘤切除和重建理念 , 创造性地将内镜技术与下颌骨再造相结合 , 实现了微创、出血少 , 感染风险低 , 保护了患者面神经 , 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患者术后5天即可出院 , 且面部基本没有手术疤痕 。 待伤口完全恢复以后 , 将在移植的双层腓骨瓣上进行牙种植 , 恢复邢女士的咀嚼功能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