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胡丹萍
4月15日 , 2021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北京启动 , 由国家癌症中心编写的《家庭防癌指南》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正式发布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赵东兵等多位专家对指南进行了解读 , 专家建议癌症要早期预防、早期筛查 , 家庭成员要互相提醒 , 及时就医 , 无痛胃镜等针对癌症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给家人的一份健康大礼包 。文章插图
4月15日 , 由国家癌症中心编写的《家庭防癌指南》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正式发布 。 胡丹萍 摄
4月15日~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 , 科学防癌” 。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启动仪式上表示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 , 将降低癌症死亡率和提高5年生存率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明确提出实施癌症防治行动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癌症防治实施方案 , 积极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 在体系建设、信息监测、早诊早治、规范诊疗、规范救助、科技攻关、科普宣传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 。
吴良有强调:“癌症防控不仅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努力 , 也需要每个家庭的参与 。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 今年 , 我们将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定为‘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 , 科学防癌’ , 就是要倡导家庭防癌理念 , 宣传健康家风 , 有效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 。 ”
【癌症|肿瘤防治宣传周|专家:癌症早期筛查给家人一份健康大礼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指出 ,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 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 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的预防 , 推动预防关口前移 , 改革完善癌症预防控制体系 , 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癌症 。 家庭是癌症风险产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和因素 。 研究表明 , 家庭支持是有效开展癌症预防和管理的前提 。 癌症的危险因素中约2/3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 , 家庭成员拥有相同的遗传背景 , 且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 , 养成共同的饮食、行为方式 。 因此 , 紧紧地扭住家庭这个“癌症防治”的牛鼻子 , 找准切入点 , 加强健康教育 , 引导、监督家庭成员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 进一步普及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 就把住了癌症入侵的第一道门户 。 精准施策、集中发力、久久为功 , 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赵东兵介绍了家庭中的危险因素 , 长期不健康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家庭氛围不和谐等 , 都可能成为癌症的诱发因素 。 要密切注意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 所谓危险信号 , 就是和以前不一样的症状 。
“家庭成员要互相提醒 , 及时就医 。 ”赵东兵说 , 当身体出现可能与癌症相关的危险信号时 , 应给予重视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 赵东兵也提醒 , 平时不能完全依靠症状来早期发现癌症 , 还是要通过定期体检来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 。
“胃肠镜检查可以预防三种癌症 , 现在临床上也有较为舒适的无痛胃肠镜 , 年轻人给父母礼物 , 无痛胃肠镜可以筛查三个重要的器官:食管、胃、结直肠 , 这个礼物绝对是个大礼包 。 ”赵东兵表示 。文章插图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丁晓
- 老婆得了癌症,我该如何应对?
- 张女士|警惕无痛血尿 别让癌症找上门
- 水果|水果中的“全科医生”,家里要常买!每天1个,远离癌症、痴呆,6大好处找上来
- 抗癌|硒是提高免疫力、抵抗癌症必需的元素!这5种食物要多吃点
- tod|癌症治疗再添“利刃”!广东首个BNCT治疗中心将落户东莞
- 癌痛|癌症来临时,身体会“喊痛”!身上若出现5种痛,千万别大意了
- 增生性|嘴里出现3个变化,当心癌症盯上你!刷牙时花几秒看看,能救命
- 高危人群|预防癌症做好早筛,这6种常见癌症应该怎么做
- 防癌|孙燕院士:研究癌症60年,我总结出5张“防癌处方”,送给你
- 抗癌|癌细胞“最怕”的几种零食 闲着没事吃一点 远离癌症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