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定海新闻网丨我区实施民营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智慧监管工作 念好医疗监管“紧箍咒”

我区自5月下旬起,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施民营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智慧监管工作,组织各医疗机构接入“医疗服务全领域智慧监管应用信息平台”,进一步规范医疗执业行为。
互联网+|定海新闻网丨我区实施民营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智慧监管工作 念好医疗监管“紧箍咒”】采访人员近日在位于城区东河南路的一家口腔诊所看到,预检分诊处设置了一张二维码,每位进入诊所的患者在完成测温并显示合格后,需扫码填写个人健康信息。随后,相关信息会在“医疗服务全领域智慧监管应用信息平台”自动生成,诊所工作人员只要打开平台便可一目了然。这样的方式一改以往医疗机构预检分诊人工询问登记的传统模式,不仅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中的“哨点”作用,也实现了预检分诊和挂号的一体化服务。“接入‘医疗服务全领域智慧监管应用信息平台’减少了人工成本,也促进了诊所紧跟‘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模式。”该诊所办公室负责人陈虹告诉采访人员,除预检分诊外,该平台还能实现病历、处方等诊疗记录电子化,通过与医保对接互通,实现医保结算等功能。此外,该平台还具备电子医疗卫生台账功能,实现清洗消毒、药品出入库等医疗卫生台账无纸化登记。
医疗机构接入“医疗服务全领域智慧监管应用信息平台”,不仅能促进机构信息化转型升级,还能实现相关部门的智慧监管。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余雯说,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民营医疗机构步入发展快车道,这对医疗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该平台能自动采集医疗机构病例、处方、消毒等数据,智能审核医疗机构合理用药、院感消毒、废弃物管理等行为,还能识别超范围诊疗、违规开具处方药等20余种违规行为,具备实时监测、在线预警、及时推送、远程监管等多功能。余雯举例道:“若某一医疗机构发生违规行为,平台便会自动预警,执法人员可第一时间调查处理,也方便保留证据。”
据了解,推广应用“医疗服务全领域智慧监管应用信息平台”是定海区“数字卫监”项目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监管”非现场执法也已成为传统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补充。该平台的全面推广应用,有利于落实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加快构建事前提醒、事中告诫、事后审核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推进执法数字化转型。同时,依托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评估,实现医疗服务智能监管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及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目前,全区已有93家医疗机构接入“医疗服务全领域智慧监管应用信息平台”。下步,区卫生健康局将加强技术对接,力争本月底前完成全区173家应接入该平台的医疗机构的对接工作,同时通过开展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全领域智慧监管应用信息平台”的使用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声明:本文转载自【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民生综合】,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