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截至2021年6月23日下午6点,长宁区完成接种111.4108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达48.0245万人,18周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在全市率先达到77.6%。
长宁区发挥专班作用,加强科普宣教,深入居民区和企业,宣传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积极引导提升市民群众的接种意愿,组织力量保障各疫苗接种点有序开展工作。同时,通过“固定点位+机动小分队”相结合的方式,增派流动接种车12辆,抽调80名医生、150名护士,充实机动“小分队”的接种和医疗救护力量。
文章插图
在时间上,延长接种时间,开设夜场接种,覆盖更多职业人群。在空间上,灵活开设接种场地,为更多愿意接种的市民提供便利。在资源调配上,爱心企业和单位提供场地作为疫苗接种的留观区。比如,程家桥街道为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配置了“健康云”智能登记设备,持身份证或社保卡现场登记。华阳路街道为听障人士推出疫苗接种手语服务等。
文章插图
为提高工作效能,长宁区不断创新管理服务。
一是建立区级二级冷库。长宁区率先建立本市首家区级二级冷库,并配备冷链车,保障疫苗储运全程冷链管理,提高疫苗配送效率。
二是建设“一网统管”接种实况动态追踪。建设全市首个“一网统管”接种实况动态信息系统,实现疫苗供应库存、点位接种、人力资源配置、实时接种人数等数据可视化,灵活调配物资和人力资源。
三是以“五五购物节”等重大活动为抓手,排摸推进流动人群的接种工作,提供精准服务,提升市民感受度。
四是优化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接种服务。在开展专场接种活动的同时,针对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居住集中的社区,采取灵活设点等方式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 人力资源配置|长宁区18周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已达到77.6%】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姜澎
图源:上海发布、市卫健委
- 医疗|“长宁区医疗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今天在同仁医院揭牌!
- 人力资源管理|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新书出版
- 针灸|“长宁区名中医”名单公布!有你认识的吗?
- 远程医疗|连云区推进“远程医疗”服务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筛查|青少年抑郁防治,重在筛查
- 心理学|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执法大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 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刘国恩: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成为创新优势 促进良性竞争
- 贵州|贵州优化医卫资源配置推动建设148个县域医共体
- 一带一路|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渝举行
- 大会|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