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加强融合,特色专科领跑医院发展

【眼科|加强融合,特色专科领跑医院发展】近日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签约 , 达成“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 。
安徽省二院党委书记王卉晓近日接受《健康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 , 安徽省二院将以本次合作为契机 , 深化预防、管理等方面工作 , 努力成为在眼科、康复、职业病等专科领域省内领先的现代化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 。
01 以职防为抓手 , 落实医防融合
安徽省二院作为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的挂靠机构 , 坚持医防融合的发展方向 。 目前 , 省二院已将职防院建设为省内唯一一家集职业卫生、放射卫生、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监护于一体的省级专业机构 。
职业卫生实验室目前已发展成涵盖理化检验、临床检验、药物分析、科研教学的综合型检验检测实验室 。 实验室开展的检测项目 , 如药物分析、标记物分析、自身抗体等100多项血液检测项目 , 成为医院检验科检验能力的补充 。
目前 , 职防院集现场采集、实验检测、临床诊治、科学研究、管理干预等服务于一体 , 开展粉尘、放射性物质、理化毒物等职业危害因素防护研究 , 加强新型职业病危害监测技术研究、职业健康早期损害指标和差异标记物研究 。
像省二院这样 , 由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履行省级职业病防治院功能的模式 , 已经初步突显出了优势 。
截至目前 , 职防院累计开展职业健康检查90759人次 , 对放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6018人次;承担了省民政厅指派的全省各地市退伍军人的尘肺病诊断及放射病评残检查工作;完成职业卫生检测评价项目130个 , 放射卫生检测评价项目360个;完成理化检测约15万项次;完成国家职业病防治项目 , 覆盖全省16个地级市;加快推进安徽省核辐射医学基地项目建设 , 完成基地21类近83台(套)设备参数编制;随访27837名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率为98.6% , 摸清安徽省各地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状况 。
王卉晓指出 , 下一步 , 职防院将着力提升基层职防机构服务能力和综合辐射能力 , 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 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力度 , 不断借鉴、吸收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成功经验 , 充分发挥在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 争取服务更多的职工与企业 。
眼科|加强融合,特色专科领跑医院发展文章插图
医院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
02 加强交流合作 , 探索医专融合
王卉晓介绍 , 眼科一直是省二院的优势学科 。
2008年 , 在传统眼科优势的基础上 ,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 省二院与古巴国家医疗服务中心就引进古巴特色医疗服务进行洽谈 , 并签订合约 , 合作建设中古友谊眼科医疗中心 。
2011年11月 , 首批4名古巴眼科专家来省二院开展工作 , 安徽中古友谊眼科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
多年来 , 医院一直持续加大眼科医疗投入 , 与古巴眼科交流合作 , 通过“走出去 , 引进来”的人才战略 , 先后选送多名眼科医生去古巴进修学习 , 同时引进25位古巴高级眼科专家来院展开眼科诊疗服务 。
目前 , 中古友谊眼科医疗中心业务用房面积7800平方米 , 设有独立的眼科门诊诊疗区、眼视光中心及眼科检查室 。 中心有两个临床病区、4个亚专业组 , 开放床位75张 , 设有百级层流眼科手术室8间 。
眼科诊疗设备在种类、数量及先进程度等方面均居省内前列 , 具有角膜电子共焦显微镜、人工晶体测量仪和光动力学治疗仪等国际一线品牌的眼科设备百余台 , 价值4000余万元 。 眼科医护人员达65人 , 其中博士10人、硕士15人 。 医院与古巴“拉蒙?潘多?费雷尔”眼科研究所签订了“友好医院”协议 , 从人才培训、学术交流、技术、科研协作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
“十三五”期间 , 医院眼科累计服务门诊患者约13万人次 , 开展手术1.2万人次 。 依托“复明22号”流动眼科手术车 , 医院组织下乡义诊宣传活动500余次 。 眼科开展了相关基础疾病的诊疗和手术 , 并逐步开拓新技术 。 角膜准分子激光术、玻璃体切割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眶肿瘤手术、光动力学疗法和视神经诊疗等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
为发挥出古巴专家的专业优势 , 医院开设古巴专家眼科特需门诊 。 在特需门诊 , 古巴专家全程参与初诊、眼科检查、诊治等 。 此举一方面为广大眼疾患者提供具有古巴特色的眼科医疗服务 , 另一方面 , 让医院的医护人员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服务模式 。 在此基础上 , 医院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 优化就诊流程 , 探索医疗服务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