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不要小看我|增强应对网络欺凌的抵抗力】我曾经帮助过一个遭遇了网络欺凌的孩子。同班同学与他发生矛盾后,在网上发布恶意攻击的言论,前后长达一年。这个孩子很痛苦,幸运的是发现及时,没有酿成悲剧。
网络欺凌是使用互联网进行的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的行为。由于虚拟世界的匿名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点,网络欺凌这个“看不见的拳头”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未成年人处于个体发展阶段,自我意识急剧增加,情绪波动较大,但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同时,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因此,这一阶段往往是网络欺凌的首发期和高发期。遭受网络欺凌后,许多孩子一开始会感到悲伤、挫败、孤独,之后会出现抑郁、自尊下降、无助、社交焦虑等多种负面情绪。
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现象与家庭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最近我参与了一个科学成长节目《不要小看我》,就是希望通过真实记录的方式,普及科学教育、儿童心理等专业知识,让父母可以客观地了解孩子的天性、了解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假如父母之间常常争吵,缺少和孩子的陪伴、沟通和监督,那孩子就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冲突中借助互联网进行攻击和欺凌。
所以科学地应对网络欺凌,需要未成年人提升自身的抵抗力和判断力,社会、学校和家庭也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其中,家长要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家长可以对孩子的网络使用进行积极引导,让孩子学会在网络中友善展开人际交往。此外,家长要引导孩子掌握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与评价。为孩子营造温暖有爱的家庭环境,提供高质量的陪伴,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积极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帮助孩子采取更健康的方式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不要小看我》这个节目里我们发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家长和孩子参与进来,孩子在可控的时间和情境下能变得独立、勇敢、好奇、自控……这些优秀品质,也许无法用一张成绩单衡量,却是面对人生的坚实保障。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网络欺凌等不良文化的影响,只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和隐患,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儿童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夜读丨我们都需要一个知己
- 退休之后,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老伴去世后,我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 《我的前半生》:全职太太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 老婆得了癌症,我该如何应对?
- 没有它,周围世界将不复存在!能瞬间穿透我们目前所见的全部物质
- 父亲为了一个女人狠心抛弃了我们母女,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忘怀
- 月薪3000,儿子媳妇说我是免费的带薪保姆,我打了儿子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