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汤子|警惕!米酵菌酸中毒后无特效药 夏秋交替之际易发】调查显示,68.46%的受访者并不知道这些特色鲜明的地方美食或农副产品可能会受到椰酵假单胞菌的污染并存在中毒隐患。认为需要对鲜银耳、木耳保持必要警惕的受访者,仅有28.4%。
预防椰酵假单胞菌中毒需要从“头”做起
事实上,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我国由椰酵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经很少,但在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地区,由发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还会时有发生。
刘秀梅强调说,预防椰酵假单胞菌中毒,最好的办法是从源头抓起,尽量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吊浆粑等自制发酵面米食品。但如果实在要加工制作谷类发酵食品,那就特别要从家庭加工环节注意四点事项。
第一,不可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
第二,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一旦发现发酵中的米面出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要继续制作了,不能食用;
第三,谷类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
第四,贮藏环境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污染。
秋干物燥,正是木耳和银耳“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时节,刘秀梅提醒消费者食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将木耳银耳的表面清洗干净,然后使用干净的容器和水泡发,一次不宜泡发过多,泡发好后要及时食用;如需过夜,应放在冰箱冷藏室;泡发后如果发现耳片发黏、软、无韧性或有异味,务必丢弃。
食用泡发好的木耳或银耳前,要彻底清洗干净后再烹调。如需要凉拌,也要在选好食材的基础上,用开水焯熟,并适当添加大蒜、醋等。
不要食用自采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木耳,引起中毒的风险极高,千万不可食用。
不提倡消费者从农贸市场等场所购买木耳菌种后随意自行栽培、食用。大多数消费者由于缺乏栽培知识,无法科学控制木耳的培养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存在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及产生毒素的风险。
最后要强调的是,食用上述食品后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对中毒患者应及时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也应尽早催吐、洗胃、清肠。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牙周组织|29岁女子整口牙掉了一大半!医生一看:剩下的全保不住了
 - 又一“李子柒”爆红:逃离深圳12年,没想到她活成这样
 - 新冠病毒|警惕!刚刚通报:又一地出现奥密克戎
 - 职场上,羚羊想要逃脱出狮子的“血盆大口”,必须跑得更快
 - 张女士|警惕无痛血尿 别让癌症找上门
 - 男子做保姆两年,一个月挣8000元,
 - 月薪3000,儿子媳妇说我是免费的带薪保姆,我打了儿子一巴掌
 - 贵州一男子当上门女婿,婚礼当天新郎边走边哭,网友:贫穷是灾难
 - “老头子”原来是这个意思!涨知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