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夏去秋来,天气变得凉爽起来,晚上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半夜热醒?不存在了!
可是有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熟睡的时候突然有“一脚踩空”的感觉,然后惊醒。
小时候问长辈时,基本是告诉我们说这是小孩子长个了,但成年人已经不长个了,那为什么有时睡觉还会感觉一脚踩空?
有的人在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正做着梦,而且梦到的就是坠落,或者走路踩空楼梯……
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身上,医学称为“睡惊症”,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成年人偶尔睡眠身体抖动,频率很低,一周可能都不到一次,是正常的现象,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叫“肌抽跃”。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睡眠和肌抽跃。
1
【 睡眠运动障碍|惊醒!睡觉时突然“一脚踩空”,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肌抽跃现象?
人睡觉的时候,身体处于休息状态,高级的大脑神经元自然也不例外。这时,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而低级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会导致轻微的电流刺激,让肌肉出现被动收缩。
在这种情况下,人自己是感觉不到的,但大脑往往会被“误导”,认为人要从高处掉下去了,这样会有一个本能的反应,瞬间绷紧肌肉获取平衡,身体会剧烈晃动,这样人会感觉自己突然一脚踩空,而且经常会这样惊醒。
偶尔发生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几乎每天都有,甚至一个晚上多次出现,并且伴随有噩梦体验或者梦游样表现,不仅仅是主观感觉,甚至还能把同床的给踢醒,伴随便秘,或者性格的改变,或者平时生活中手抖动,那就要去医院检查,排除自己有没有睡眠相关疾病。
2
频繁肌抽跃是病吗?
注意!如果是频繁肌抽跃,有可能是“睡眠运动障碍”,具体的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目前,对于肌抽跃和睡眠运动障碍,更多的是通过它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以及可能会在睡眠脑电监测当中发现的异常脑电活动提示,如果发作频繁,程度严重,脑电活动异常,那可能是“睡眠运动障碍”,反之就是正常生理反应的“肌抽跃”。
文章插图
频繁肌抽跃,有可能预示身体其他健康问题,它可能会导致锥体外系疾病,也就是帕金森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其次更罕见的情况就是心血管事件房颤。
出现肌抽跃,可能有些人会无所谓,有些人就会有担心,比如我怎么来减少肌抽跃情况的发生?我是不是需要去医院就医治疗?
偶尔发生肌抽跃,不需要去医院治疗;如果是频繁发生肌抽跃,就要及时就医,检查清楚,听从医生的建议方案,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3
如何减少肌抽跃出现频率?
想减少出现肌抽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
保持良好的心态,劳逸结合,调整好工作与生活节奏。
偶尔出现了肌抽跃现象,不要紧张,因为紧张会增加肌抽跃现象频率。
病后体弱,要解除自己“身患重病”的疑虑,以免紧张,引发肌抽跃。
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文章插图
保持良好的规律睡眠和良好的营养饮食习惯。
4
如何保证良好的睡眠?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自己的压力,可以促进睡眠。
中午以后减少或者避免喝茶或者咖啡,晚餐避免饮酒。晚上睡前不要喝大量的水或者牛奶,以免夜间起夜影响睡眠质量,建议睡前几分钟喝一大口润润就行。
晚餐清淡饮食。减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此外,柑橘类水果和碳酸饮料会导致一些人消化不良,肠胃返酸影响睡眠。可以吃一些无糖、易消化的零食,以避免干扰睡眠。
睡前减少蓝光照射的时间。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要停止工作,也尽量减少看手机、电脑等屏幕的时间。在睡前可以把手机放在不那么容易拿到的地方,这样就不会总想着去拿手机。
正常成年人可以保持右侧睡姿。有身体疾病建议就医,请医生根据疾病情况调整睡姿。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洗个热水澡,看看书等,这样躺下之后可以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
文章插图
优化卧室环境。尽量保证温度适中,舒适而且安静。床垫和枕头都要让人感到舒适,同时尽量避免任何人造光。人造光会“欺骗”生物钟,让人体认为当前是白天而不是黑夜,从而难以入睡。如果实在是没法保证,那么可以尝试使用眼罩。
- 长寿秘诀|106岁老人,年轻像56岁,长寿秘诀不是多运动,而是这3件事
- 极限运动|眼前一黑!女子剧烈咳嗽竟致视网膜脱离!这些人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
- 障碍|青少年高发 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家庭、社会环境是造成这种“天才病”的重要因素
- 抑郁|情绪时而亢奋时而低落?心情就像过山车?你可能得了双相情感障碍……
- 障碍|眼见他喜欲狂,眼见他泪满裳?是双相情感障碍
- 中国睡眠研究会|《开端》频繁出现的褪黑素能治失眠?真相是……
- 睡眠质量|用姜水泡脚,有哪些好处?身体或可收获3个好处
- 区别|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有哪些区别?如何辨别?
- 睡眠质量|苹果和此物一起煮,每天一碗,睡得香,精神好,女人常喝皱纹少!
- 神器|《原神》璃月主题运动服 网友:这不得请吴京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