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心脏支架集采后的种种问题会否出现在人工关节领域?( 三 )


前述北京远郊区县医院的骨科医生也预感,人工关节全国集采后,他所在科室手术数量会小幅上涨。今年6月起,百樾已经在门诊遇到了五六位患者跟他说,等关节降价后,再来做手术。
“我们面对的是远郊和农村地区患者,需要做手术和最终做成手术的人数比约为2:1,主要阻碍因素就是经济原因。”他介绍说。髋、膝关节仅耗材就接近3万元,而全髋置换的医保报销是8100元,膝关节置换报销9000元,很多患者一算价钱就打退堂鼓了,忍着病痛也不治疗,毕竟除了骨折等极端情况,不换关节也不致命。而耗材大幅降价,很可能会刺激这一部分患者选择手术。
“生死局”入场券,价格几何?
“灵魂砍价”几乎成为国家集采的最大标签。人工关节的国家集采尚未到来,但此前各地试点的结果,已经为集采降价做好暖场。
2019年以来,骨科关节已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多地进行集采试点。安徽关节类平均降幅达82%;江苏2019年髋关节类平均降幅达47%,2020年膝关节平均降幅达67.3%,最大降幅81.9%;2020年11月,国采前最大规模的山东七市采购联盟集采中,关节类产品平均降幅86%,其中某款置换人工髋关节,由原来9万2千元直降至4133元。
今年6月21日,国家联采办发文确定进行人工关节国家带量采购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研究员冯文猛曾对媒体表示:根据地方人工关节的试点情况,本次国家集采的平均降幅可能要逼近80%。
为避免企业以低于成本的报价恶意竞标,联采办在8月26日的企业培训会上反复强调,“要理性报价”。
根据《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文件》,集采首先会对所有的人工关节产品分组,再根据医疗机构采购需求、企业供应能力、产品材质3个条件,形成A、B两组,各为一个竞价单元分别竞价。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技术部兼教育培训部杨建龙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从关节产品材质、企业供应能力、医疗机构采购需求三个要素出发形成A、B两组,通俗来讲就是,分成了产品意向采购量的大、小组,将行业主流需求产品列为大组,其出发点是为了保临床质量,保市场主流产品,满足医疗机构产品采购意愿。
同时,《文件》对这4个产品系统类别设置了不同的最高有效申报价。髋关节产品系统的最高有效申报价为16000~19000元/套,膝关节产品系统最高有效申报价为19000元/套。
根据规则,企业若要确保获得拟中选资格,竞价比价价格至少要在最高有效申报价的基础上先降50%。这意味着,如果按照髋关节最高有效报价19000元计算,企业起码要降价到9500元,才能拿到竞标生死局的入场券。
集采|心脏支架集采后的种种问题会否出现在人工关节领域?】前述从医三十多年的骨科专家指出,以往人工关节的企业售后服务还包括配送、跟台服务、定期随访、学术研讨会等等,如果流通环节的费用都被挤掉,这些售后服务自然也会被砍掉。
附加服务的界限
“跟台服务”可能会因企业控成本而被砍掉,这基本已经成为关节外科医生的共识。只是,不同级别医院对跟台服务的依赖程度有所不同,有医生提出担忧,去掉跟台服务后是否会影响治疗效果?
所谓跟台服务,是指器械生产厂家派出专业器械师或工程师到医院,在患者手术前将所需关节零件和组装工具备好、消毒、送至手术室。在一些级别较低或人手不足的医院科室,器械师可能会跟进手术室,甚至跟上手术台。
一位县区医院的骨科医生说,他曾看到跟台人员备出7箱子工具,通常准备两三箱就够,箱子约15寸电脑大小、20厘米高。医生在打开病人创口前,很难明确指出需要哪个型号的部件,而器械师既熟悉工具,又熟悉医生操作流程,有时医生一抬手,器械师就知道医生要什么,马上递过来,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这位医生担心的是,如果砍掉跟台服务,护士不熟悉工具,手术时间延长,患者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
同样是出于减少术中感染风险的考量,很多综合三甲医院的关节外科取缔了跟台服务。前述北京大三甲骨科主任医师指出,跟台服务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生的个人成长。该院关节外科有专门的库房存放耗材和工具,并培养专职护士,以替代跟台人员,除非有新产品上市,企业再派人来做培训。
基层医院难以彻底摆脱跟台服务的主要原因是手术量少和人手紧张。关节置换手术不是天天都有,护士既要跟骨科手术,也要跟神经外科手术,就算学会了关节组装这些技能,不经常使用也会忘记。“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去学新技能。”前述县区医院的骨科医生表示,不学新技能不会被开除,学了也不会有更多收入,还有可能因为掌握这项技能而平白增加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