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大脑突然出现“断片”?脑卒中不是老年人“专利”,中风信号需识别

来源:陕西省人民医院
近日,47岁的张先生来到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就诊,说到1天前开车的惊险经历时,至今仍心有余悸,“突然间,大脑就一片空白”,险些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等车停靠后,他才发觉自己早已是一身冷汗。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另一位男士身上,只是他没有张先生这么幸运。
这位男士在停车时,半边身体突然间完全丧失了力气,根本无法控制方向盘,失控的车撞上了其他车辆,男士因此受伤,无力的症状大约过了十分钟才恢复……
神经内科医生提醒,类似这种突然发生的“大脑空白、身体无力”,恰恰是大脑拉响的警报,即身体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袭击了。出现这种症状,预示着近期发生卒中的风险非常高,因此务必及时就医。
中风|大脑突然出现“断片”?脑卒中不是老年人“专利”,中风信号需识别
文章插图
来源:摄图网
脑卒中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临床上已明显出现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了解脑卒中防治知识,人人都需要。
小中风是脑卒中预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又称小中风,医学教科书的标准定义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至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
中风|大脑突然出现“断片”?脑卒中不是老年人“专利”,中风信号需识别
文章插图
TIA作为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大脑健康报警信号,其短暂可逆的症状充满迷惑性,常常使很多患者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罹患脑卒中的大脑紧急求救信号,约1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90天内会进展为脑卒中,而且大多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生后2天内,造成患者严重残疾或致死,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早期识别 牢记“120”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脑卒中在我国已成为发病率和致死率首位的疾病,且跃居全球首位。
据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一生中每5人中就有2个会罹患脑卒中,每5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
如何迅速识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找到正确的应对措施?一起来学习简单易上手的“中风120”,迅速掌握TIA发病时的表现。
“中风120”,即1(看),一张脸不对称,嘴巴歪;2(查),两只胳膊,单侧无力,不能抬;0(聆听),说话口齿不清,不明白。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要即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往医院。
4.5小时内开展溶栓治疗如果确诊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应尽早开展溶栓和(或)取栓治疗。时间就是大脑,血管开通治疗每延迟一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
目前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取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6小时内。
只要牢记上述症状可逆、不超过24小时即可。万万不可抱着侥幸心理非要等到24小时以后救治,越早救治,健康受损风险越小。
ABCD2评分法,初判卒中发生风险如何初步判断TIA是否会恶化进展为脑卒中?在医院内我们又会接受怎样的诊治?下表为最简单的TIA后卒中复发风险ABCD2评分法,简单易掌握,比对评分,做到心中有数。
中风|大脑突然出现“断片”?脑卒中不是老年人“专利”,中风信号需识别
文章插图
如果ABCD2评分≥4分即为卒中发生高危人群,但评分低危不代表可以对报警信号放松警惕。
该评分设立的更重要目的是帮助我们熟记并掌握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提醒已经发生TIA的患者——您已经被归入卒中易发危险人群,需要立即就医。
第一时间做CT鉴别脑出血或脑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后应争分夺秒及时就医,最重要的是要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挖掘TIA发病机制的有用信息,从病因入手及早阻止TIA复发及卒中的发生。
TIA发病的病因机制主要有五种: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小动脉硬化、心源性栓塞、少见病因、不明原因。针对不同病因需要进行不同的相关检查。
中风|大脑突然出现“断片”?脑卒中不是老年人“专利”,中风信号需识别
文章插图
首要的是,第一时间获得患者的颅脑影像学信息。颅脑CT可以帮助鉴别患者是罹患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有条件能做急诊检查的话,最好完成颅脑磁共振平扫及磁共振血管成像、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

溶栓 介入治疗 及时干预TIA在明确诊断的基础需要后,应立即给予医疗干预,主要分为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