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冬日气候条件给病原微生物和病毒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出提醒,这个时间段,除了要注意新冠肺炎病毒以外,还需要警惕流行性感冒(流感)、水痘等常见的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个人讲卫生,正确戴口罩、主动打疫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实现多病共防,“主动报告、主动检测、主动就诊”。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疫情,其中不少与集体性活动有关,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丁园呼吁,元旦春节临近,市民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或是密闭场所。
随着元旦、春节临近,请市民坚持非必要不聚集、不扎堆。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减少不必要的聚餐活动,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同样能少则少。各有关单位尽量不组织年会、节庆等人员聚集活动。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已经成为疫情时代的标配。但是进入办公场所、商场、或是自己居民楼的厢式电梯时,很多人往往习惯摘下口罩,丁园提醒,时刻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让厢式电梯成为防疫“盲区”。
厢式电梯是一个极易被人忽略的密闭空间。许多市民在电梯中有摘下口罩的习惯,极易造成防护漏洞。提醒市民乘坐电梯时要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如果目的地在楼层较低的地方,建议可以走楼梯;如果到楼层较高的场所,可以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一定要规范佩戴口罩,并与他人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接种疫苗,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公众负责。国内首档大型健康科普节目《健康脱口秀》选手、长征医院曹鹏医生发现,一些老年人有着自己活动范围小不必打疫苗的错误观念。其实,老年人大多有慢性疾病,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及时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以及加强针接种非常必要。
老年人由于大多有慢性疾病更容易受到病毒侵害,也有可能通过家里的小辈、周围接触的人感染到病毒。此外,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6个月进行加强免疫,可以使受种者体内的中和抗体迅速增长,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因此,建议老年人要加快疫苗的接种,并且要适时尽快接种加强针。
秋冬季是多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无论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病毒等,都是我们需要加强防范的,曹鹏医生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力。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使用空调也要注意通风换气,可每天上、下午各通风一次。生活中食物多样化,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奶制品和高蛋白的食物。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切忌熬夜太迟,保持心态健康,戒烟限酒;在个人身体允许的条件下,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疫情还未退去,个人防护的好习惯依然要坚守-------
【 秋冬|秋冬传染性疾病高发,加强个人防护,多病共防!】咳嗽掩口鼻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不应用手遮掩口鼻,也不要用脏手触摸眼口鼻。
日常勤洗手
熟知“七步洗手法”,洗手时尽量用流动的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双手揉搓到位,时间不少于20秒;
如果在外没有流动水,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清洁双手。
室内常通风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使用空调也要注意通风换气,可每天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
营养保健康
食物多样化,每周至少摄入25种;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奶制品和高蛋白的食物;少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
运动不可少
在个人身体允许的条件下,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要放松,低强度入手、循序渐进。
生活要规律
坚持作息规律,切忌熬夜太迟,保持心态健康,戒烟限酒;
保证睡眠充足,儿童应每天保持有9~10小时、成年人7~8小时的睡眠。
除了以上几点,还需注意不扎堆、少聚集,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平安健康迎接元旦新年!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 健康|这3类慢性疾病患者如何健康过年
- 慢性疾病|注意!这五种病目前根本无法治愈 千万别被骗了
- 熟食|健康度佳节!谨防食源性疾病
- 宣传|朱里街道中心卫生院开展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 茯苓|秋天燥,还要祛湿吗?秋冬天才是祛湿的最佳时机,祛湿要这样吃
- 慢性疾病|突破!浙中医大这个实验室填补了全国同类空白!
- 传染|冬季气候干燥易发肛裂 发生肛裂该怎么办?
- 免疫系统|宿迁市儿童医院:过敏性疾病知多少
- 男性|男科体检≠看传染病!这4个项目,男人体检千万别漏了,很重要
- 秋冬|秋冬季节,每天吃一碗,湿气没了,睡眠好了,脸色红润水嫩显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