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称,将严厉打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并强调“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有关专家表示,儿童近视防控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政府部门此时的“打击行动”很及时,有效避免了因错误治疗耽误时间而加重近视情况。(12月20日《中国妇女报》)
近年来,在近视干预领域出现了不少好方法,可与此同时,各种“神器”“神药”也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比如,“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营销宣传比较普遍;护眼仪、眼贴、雾化治疗、针灸按摩治疗等疗法也很常见;眼镜店开违规兜售保健品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但所谓的“神器”“神药”不过是胡乱吹嘘而已。“3D训练”“5D热敷”“6D移动光学”等治疗近视的“先进技术”,也只是打着高科技的旗号行骗。“近视不能治愈”是当前医学界的共识,因此,标榜“可治愈”的夸大式宣传值得警惕。除此之外,将假性近视当成真性近视,把假性近视的干预效果当成“治愈”的依据等蒙骗套路,同样值得警惕。
近视不仅影响学习和生活,而且在大学专业选择上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家长对于孩子的近视程度日益加深倍感焦虑,愿意为此大把花钱的家长不在少数。然而,治疗近视的“神器”“神药”充斥市场,让家长感到无所适从,在焦虑心理的影响下,家长很容易做出错误选择,其结果是,既花了很多钱,又错失了近视干预的良机,没有达到其标榜的效果、反而让学生视力大降的案例时有耳闻。
近视干预涉及到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单方面的举措难以解决问题。当前,为中小学生“减负”这项工作正在抓紧实施,这为学生健康用眼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倘若其它干预措施能够同步跟进,就会让作用形成相互叠加。从医疗的角度看,互联网诊疗得到规范,打击“神医”“神药”的力度持续加强,借诊疗之名行近视诊疗欺诈之实的一些做法,将会得到更加严厉的监管与打击,这也有治理此种乱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认为,此种乱象虽然存在已久,但当前处于治理的关键时期。
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和强化用眼卫生等方式,让学生不近视、少近视,这是上策,让已近视的学生能够得到规范化诊疗,从而改善视力和阻止近视加深,也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手段。但近视之后不仅得不到规范化诊疗,反而会被误导,则属失策,是应该优先得到治理的一种现象。因此,近视干预的保底措施,是避免已近视的学生再受到“神器”“神药”的伤害,在此基础之上,其它干预措施方能发挥好作用。
文/罗志华
图源/视觉中国
【 近视防控|治疗近视的“神器”“神药”当休矣】编辑/王涵
- 一个治疗强迫症和恐惧症的案例,释放情绪做真实的自己才会疗愈
- 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建议及早服药
- 叶黄素|寒假宅家怕近视?ChildLife护眼小布丁帮你防御恶“视”力
- 东城区|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对北京市隆福医院冬奥医疗保障院感防控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 重症医学科|州二院运用CRRT治疗新技术挽救患者生命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清除幽门螺旋杆菌选对治疗方案是恢复胃健康的关键
- 诊断|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
- 晶体|男子近视2375度又遇白内障,医生用两枚晶体解除视力之困
- 济南|济南2例确诊病例病情稳定,实施抗病毒、调解免疫等个性化治疗
- 诊疗|前列腺癌患者迎来治疗新突破,助力前列腺癌诊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