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重返猴岛》:曲终人亦散,灯火意阑珊( 二 )


此外 , ILM还参与到《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的特效制作之中 , 并一举斩获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
“其实最根本的一个点是 , 大家都会从老的海盗片里汲取灵感 , 每个人也都受到了迪士尼乐园里这个怪诞游乐设施的影响 。 该设施融合了活死人海盗 , 有着史上真正的海盗和骷髅 , 也正是这个奇怪的元素组合会让大家都觉得眼熟 。 我们都从同样的地方获取了灵感 , 而且说实话 , 对于任何一个提笔写海盗剧本的编剧来说 , 所有的有关签订灵魂契约之类的主题 , 都可以从过去的文献中寻得 , 因此大家的灵感来源都差不多 。 ”曾在ILM参与制作《猴岛的诅咒》的故事板绘制师托尼·斯塔奇如是说 。
【游戏迷】《重返猴岛》:曲终人亦散,灯火意阑珊
文章图片
2.“插科打诨+抱得美人关”的美式喜剧冒险
说回游戏本身 。
1971年成立的卢卡斯影业(LucasArts)出过许多经典PC游戏 , 其中《星球大战》更是名列前茅 。
1990年 , 或许是世界上最早将“插科打诨+抱得美人关”美式喜剧冒险搬上PC屏幕的游戏——《猴岛小英雄》诞生了 。
这部由卢卡斯影业游戏部出品的游戏一经诞生便让全球玩家癫狂 。 好在哪里呢?笔者尝试将系列曾经成功之处与本作《重返猴岛》一脉相承之处结合聊聊 。
【游戏迷】《重返猴岛》:曲终人亦散,灯火意阑珊
文章图片
传统的冒险故事都是“男主外女主内”“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式的英雄救美故事 , 好看 , 但是容易落入俗套 。
到了《猴岛小英雄》里 , 更多美式幽默、无厘头搞怪的风格就很容易戳中观众的XP 。 比方说主角盖布拉许?崔普伍德在当海盗所必须完成的三道考验中 , 初见挚爱伊莲·玛蕾时惊为天人的说不出话来 , 此时所有的选项变成了“嗯”“呃”“哎” 。
到了《重返猴岛》中则一脉相承 。 例如初见百慕大女王时 , 由于和女王的两位侍卫语言不通 , 调皮的小盖学起对方说话 , 此时对话选项全变成“咕噜咕噜”之类 。 而在一些NPC过于长篇大论时 , 此时制作组贴心地为其字幕改成“吧啦吧啦” 。
【游戏迷】《重返猴岛》:曲终人亦散,灯火意阑珊
文章图片
而为了淡化人们对海盗“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 当年的《猴岛小英雄》还颇为大胆地设计了一副弱鸡模样的小白脸男主角 , 你还别说 , 这种无厘头且近似怪诞夸张的设计确实颠覆了人们的审美——不讲道理的“耍帅-失败-再耍帅” , 毫无来由的恶搞梗 , 令人捧腹的情节和对话 , 小盖身上造成的这些反差萌无疑会让人们惊呼:原来粗鲁的人蠢萌起来竟如此有魅力 。
既然有了底层的游玩逻辑和基础框架 , 那势必就要有相应的游戏机制 , 《猴岛小英雄》则推出了系列经典设计——嘴炮斗剑 。 刻薄的师傅教小盖剑术的秘诀 , 声势大、气势足 , 用伶俐不失风度的言语反戈一击 。
【游戏迷】《重返猴岛》:曲终人亦散,灯火意阑珊
文章图片
例如对手说:“我养过一条比你聪明的狗” , 你可以回:“想必你会的所有事情都他教的” 。
到了《重返猴岛》中 , 玩家的选项同样丰富 。 例如 , 小盖被老查克船长发现是伪装成自己船员的骷髅时 , 气急败坏的他当即决定和小盖比剑 。
【游戏迷】《重返猴岛》:曲终人亦散,灯火意阑珊
文章图片
面对老查克的咄咄逼人 , 玩家这时的反击选项就有“你动起来像一只受伤的河马!”“我要把你像烤猪一样叉起来!”“你和那把被称为剑的黄油刀一样 , 生锈退化了!”“让我们速战速决 , 我和猴岛的秘密有个约会 。 ”
老查克犀利回击:“你打架的样子更像厨子 , 而不是剑客!”玩家则要步步为营 , 谨慎选择“你只会夸夸其谈 , 金玉其外!”“你色厉内茬!”“你只会扶腰 , 不会用剑!”“你只会装腔作势 , 连把刀都没有!”
精彩吧?确实不错 。 这些师承前作的优秀设计 , 又不失时髦的语言风格 , 都让老作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
【游戏迷】《重返猴岛》:曲终人亦散,灯火意阑珊
文章图片
按照《猴岛小英雄》发行商在包装盒上所说 , 游戏大约可玩30小时 。 于《重返猴岛》而言 , 游戏于普通玩家而言肯定有10小时的游玩时长 , 尤其是在困难模式和不借助游戏的“官方攻略”的防剧透式提示系统时 , 玩家的游玩时长甚至可以达到20小时以上 , 这对于一款定价在108元以上的游戏肯定算是量大管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