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画面时,要合理安排好顺序,使读者一看便知画面的布局 。如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先写画面正上方的月亮,再写两侧的山峰,最后写两排山间的漓江.这祥,文章就不会显得杂乱.
再次,文章中要写出观赏的感受 。我看完这幅画后,突出的感受是“静”和“美” 。因此在描写时,紧紧围绕着“静”和“美”来写 。如“船儿似乎在无声地、慢懂地移动着,移动着 。”“江水呈银白色,远处与夜空相接,一片苍苍茫茫的景象”这些描写突出了画面幽美、静谧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 。
写感受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地展开一些联想,突出画的艺术感染力 。我看完这幅面,联想到了在城厢郊外时的童年生活和那里的景色 。
归结起来就是:写看图作文应该有条不紊,形象逼真,展开联想,情文并茂 。
---------------------
蜗牛的秘密
星期天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走进院子,摆弄着爸爸的“宝贝花草” 。忽然,看到一只蜗牛缓缓地爬上了叶子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留下长长的一条线?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一连串的问号浮上我的脑海 。
我跑进屋,问正在看报的爸爸,爸爸笑着说“你既然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亲自去实验一下呢?”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实验一番 。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先采取用各种食品实验乌龟的方法来测验蜗牛 。我先捡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几只蜗牛,分别编了号,把它们放在这些食物面前 。大概它们都饿极了,爬向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只是每只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而对别的食物却闻也不闻 。不大会儿,白菜叶子便给吃光了 。这下,我得出初步的结论,蜗牛是害虫 。
接着我又进行了第二项实验,分析“蜗牛爬行时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 。我把蜗牛捉到高处,等它头伸出壳时,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还没碰着蜗牛,它的头又缩回去了 。我想,这蜗牛真是“胆小鬼”!连续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真有点泄气了 。这时,爸爸走过来说:“干事情刚开始就灰心,长大了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 。忽然,一个办法又从我脑海中间过“有了,有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用一块尖石块小心翼翼地敲破蜗牛壳,抽出蜗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觉得粘糊糊的,隐约还有小粒的东西,这是什么呢?经过查阅书本,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那小粒的东西是它的脚,那粘糊糊的就是蜗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
最后,我想看看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叶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再碰了碰,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我想:大概一对是眼睛,另一对是鼻子吧 。可是到底哪对是眼睛,哪对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再拿来一片同样大小的白菜叶,分别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由于差别不很大,这下蜗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场啦:只见它用小触手碰碰,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子,哪个是树叶子了 。这下,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大触手具有眼的功能,小触手具有鼻的功能 。
通过这一连串实验,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就必须从小培养发现问题,井学着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葵花
儿时在街上玩耍,常唱着这样一支歌:“什么鸟儿爱奔跑?什么鸟儿爱歌唱?什么花儿水中开?什么花儿向太阳……”其中这“向太阳”的花儿,就是葵花 。
葵花,又名向日葵 。为什么叫向日葵呢?就因为葵花的花盘会转动 。每天早晨,太阳刚一出来,花盘就向着太阳 。从早到晚,不管太阳在什么位置,葵花总是向着太阳 。这,大概就是它的名字的来由吧 。
那么,葵花的花盘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呢?记得小时候,我听到过这样一个传说:太阳神原来有好几个儿子,他们轮流在天上值日 。其中的一个儿子,觉得总在天上太没意思,就偷偷地溜到地上来玩 。可是一从天上下来,他就不能发光了,身不由己地落到一棵小树的顶上,日久天长,他就和树长在一起,逐渐变成了葵花 。到了这时,他又觉得还是天上好玩,后悔极了 。想回到天上去,却再也不可能了 。从此,他只好在地上看着在天上轮流值日的太阳兄弟,
- 集成墙面哪家好
- 无损检测有用到哪些仪器?
- 厨房柜的材质有哪些
- 氰化物中毒有什么不良影响
- 淡黄色的有碱味像魔芋
- 生根粉水泡过以后还有用吗
- 绿茶常见的香气类型有哪些
- 元四家是哪四个
- 机器人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 蛾子身上的粉有毒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