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 小学德育案例一等奖例文( 八 )


小学德育案例

三篇 小学德育案例一等奖例文

文章插图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三篇 小学德育案例一等奖例文

文章插图
前天 , 我儿子捡到一块手机拿回家很高兴 , 我故意问他:“是自己留下还是还给失主?” 。儿子:“我很喜欢”“你很喜欢 , 那丢了手机的人是多么的着急和难过呀 , 等你长大了妈妈会给你买一块更好的 。
经过我这么一说儿子很爽快的答应了 , 我赶紧给他储存的联系人列表里打了个电话 , 让失主把电话拿回了家 。这虽是一件小事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要想做一个好人 , 就必须从小教育 , 从小做起 。
我要小学德育课程案例
三篇 小学德育案例一等奖例文

文章插图
创新德育方法 , 实施“德育导师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一.产生背景:
学校在成立之初 , 教师和学生都是由几个不同的学校聚集到一个新的环境中 , 校园面积大 , 在校生和住校生人数多 , 学生素质差距较大 , 发展不平衡 , 各项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德育工作 , 更是困难重重 。
经过反复讨论 , 学校决定引入“德育导师制” 。由班级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德育导师 , 与班主任一起组成班级“德育小组” , 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纪律 , 以及疏导学生心理 , 共同做好思想工作 , 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到任课教师身上 , 着力改变班主任孤军奋战的单一德育模式 , 努力形成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同心协力、全员育人的新局面 。

二.主要做法:

1.建立实施“德育导师制”的组织机构 。为保证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进行 ,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 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政教处负责具体落实这项工作 。
并且,学校还成立了德育导师考核小组 , 负责对德育导师的监督、考核、评估工作 。

2.完善“德育导师制”的制度建设 。在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 , 学校加强了制度建设 , 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制度、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家校联络制度、个案分析制度等 , 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 , 逐步规范 。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 。导师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 , 追踪学生成长轨迹 , 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 对症下药 , 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
(2)建立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 。
导师每周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辅导一次 , 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半月向导师汇报一次思想、行为、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可随时汇报和咨询 。
(3)建立家校联络制度 。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 , 密切与家长联系 。
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 , 指导家庭教育 , 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 。学校定期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 , 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 , 提出解决办法 。

3.建立德育导师的选聘和培训机制 。
德育导师的选聘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 , 学校初步确定 , 征求学生意向 , 师生双向选择 , 学校适当协调 。学校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 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等活动 , 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

4.明确德育导师的工作方法:
(1)以身作则、人格熏陶 。导师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 , 注重身教 , 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 ,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 。导师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 , 对学生倾注自己的爱心 , 对学生真心一片 , 与学生倾心交流 , 平等对话 , 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 走进学生的心田 , 建立心理上的认同 , 达到心理相容 ,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