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是谁的作品 千里江山图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三 )


千里江山图是谁的作品 千里江山图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文章插图

千里江山图是谁的作品 千里江山图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文章插图
宋代青绿山水的古与今
相对于晚唐以来迅速发展并占据主流的水墨山水而言,青绿山水在北宋后期是颇具古意的一种画法 。青绿山水应是唐代正式形成的,以唐宗室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二李)创立金碧山水之体完成山水画变革为标志 。《宣和画谱》记徽宗御府藏李思训山水17幅,并称“今人所画着色山水,往往多宗之(李思训),然至其妙处,不可到也” 。说明宋代青绿山水多是取法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的古意主要应指的是唐人古意 。北宋后期青绿山水的复兴,既要继承唐人的古意传统,又要面临今人山水画流行水墨皴染和融入士人趣味的新趋势 。《画继·王诜传》说“其画山水学李成皴法,以金碌为之,似古”,碌即碌青,是说以泥金、碌青等青绿颜料代替李成皴法,似有古意 。《图绘宝鉴·王诜传》称其“又作着色山水,师唐李将军,不古不今,自成一家”,“古”指的是王诜师法李思训的青绿山水,有古意,“今”指的是王诜并非简单照搬李思训的青绿设色法,而是以李成的水墨皴法来改造之,因此是“不古不今” 。此外,南宋周必大《和州防御使赠少师赵公伯骕神道碑》称赵伯骕“长于歌诗心画,取法晋唐”,指的就是其青绿山水吸取了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着色山水(主要是唐代形成的青绿山水)画法的特点,有晋唐古意 。从王诜《烟江叠嶂图》、赵令穰《湖庄清夏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的实例来看,都是将源自二李的青绿画法和董巨、二米、李成的水墨皴染融合起来,既有贵族装饰趣味,又有士人趣味,可以说是古今相融,抑或是不古不今,当然其中还是以色墨融合的探索和士人趣味为主 。色中古意与墨中士气从青绿画法的特点来看,《千里江山图》体现了对唐人古意的追求,以及融合水墨皴染和士人趣味的努力 。同时与王诜、赵令穰、赵伯骕等重视水墨和士人趣味的贵族绘画相比,《千里江山图》更为明确地体现了宫廷青绿山水的特点:重视精工细腻的笔法和职业绘画的精神 。《千里江山图》中石青、石绿是主色调,主要用来敷染山头和山体;赭石、墨是次要的颜色,用来皴染山脚和阴面 。图中矿物质的石青、石绿纯度很高,有的地方石青有剥落现象(图8),露出底层的石绿色或淡石青色,可知原来是在石绿、淡石青色的基础上再涂石青色,并且石青、石绿的颜色都比较厚重 。
千里江山图是谁的作品 千里江山图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文章插图
这种厚重的青绿敷染法在卷轴画中并不多见,《烟江叠嶂图》《湖庄清夏图》《万松金阙图》都强调颜色和墨的融合(图9、10),颜色相对稀薄 。《千里江山图》石青石绿厚重平涂的设色法应是受到了唐人画法的影响,对于北宋晚期的宫廷画家来说,唐代的青绿卷轴画还比较多见,如《宣和画谱》记载徽宗御府就有一定数量的李思训、李昭道的青绿山水画 。另外可能还受到了壁画的启发,当然宋代青绿山水壁画比较多地保存了唐代的特点 。
优质的青绿颜料是唐代李思训、李昭道创立青绿山水画样式的物质基础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就提到优质青绿颜料的产地,如“越雋之空青,蔚之曾青,武昌之扁青上品石绿”,并称“古画不用头绿大青”,头绿、大青为粗绿、粗青,而是要经过提炼“取其精华,接而用之” 。
千里江山图是谁的作品 千里江山图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文章插图

千里江山图是谁的作品 千里江山图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文章插图
《千里江山图》中石青石绿的颜色历经900多年仍然鲜丽如新而不褪色,并且亮丽清雅而不俗艳,另笔者在故宫摄影室为该图照相时,偶然发现灯光变暗时石青、石绿会发出淡淡的荧光,这些都表明希孟用的是极为优质的颜料 。这与蔡京跋中提到徽宗指授的情况是相符的,徽宗宫廷为希孟绘制该图提供了优质的颜料,其后乾隆朝宫廷画家王炳、方琮临仿《千里江山图》时所用的颜料明显就不如原图 。
区分大、小青绿的标准主要看用色时所掺水墨的比例 。《千里江山图》中,近、中景的山顶和阳面石青、石绿纯度很高,有的几乎用的是纯色,在过渡部分及阴面掺少量水墨,只在山脚、最阴面及远山掺六七分或更多的淡墨,整体看起来青绿颜色十分亮丽 。用高纯度不掺或少掺水墨的石青石绿赋色普遍见于唐代的山水画,这在敦煌山水壁画中有充分体现,以盛唐莫高窟第217窟、103窟南壁青绿山水背景最为典型,究其主因是水墨山水在晚唐才开始兴起,在此之前青绿山水还没有色墨融合的条件 。被认为“殆始开青绿之源”的《游春图》反映了初盛唐时期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现存画面上石青、石绿颜料磨损、脱落严重,但是颜料纯度很高,没有或极少掺水墨,之前应是很鲜丽的 。《千里江山图》以亮丽的青绿赋色为主,另外也有淡墨和青绿、淡赭色的融合(图11) 。图中近、中景山头和阳面以明亮的青绿赋色为主,山脚和阴面则运用了大量淡墨融合颜色的皴染:通常是山脚略施淡赭色,其上以松软、细小的淡墨侧笔皴染,墨线较短,顺着山体结构排列,同时侧笔刷染也时而形成小面积的淡墨块 。水墨和石青、石绿,以及石青和石绿之间是有丰富过渡层次的,故而全画颜色鲜丽但并不突兀 。远山及天空上部,用淡青绿颜色蘸淡墨刷染而成,或三分色七分墨,或七分色三分墨,既拉开了与近中景山峰在视觉空间上的距离,也衬托了近中景山峰颜色明亮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