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故事】2017十大物流瞬间:我想有个“家”
2018年1月19日
[ 运联年会2018:趋势与预测 ] 我们在北京等你
第1434期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这应该是物流人内心的直接感受,物流是一个行业,也是一群人的谋生方式,搬迁、清退…繁华落尽,一地鸡毛,「拆」与「寻找」是他们的关键词,一块留给他们的地不好找,决策的敲定需要感知到这个行业的存在,需要感知到这群人的存在。他们需要一个「家」。
装卸工的面朝车板背朝天,货运司机一年四季奔跑在路上,派送员起早贪黑从分拨到网点再到消费者的无数个轮回,这是他们的使命。他们的背上扛着自己的“家”。他们也有家,也要撑起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为了行业这个「家」,他们努力寻找,努力让商业感知到他们的存在;为了自己的「家」,所有的苦累自己抗下,这是他们的生存现状。
今天,就让我们用几个瞬间来留住过去一年来的物流人吧。
01
集装箱搭建物流园区
摄影:运联传媒记者贾艺超
这是福州一个一年被拆了三次的物流园,大伙儿为了方便搬迁,没办法只能用集装箱搭建起一个临时的操作场地。
02
泥泞中的车轮
摄影:运联传媒记者贾艺超
山西太原,从2012年就开始修路,带来的不堪不仅体现在路上,也在物流园区中。为了躲避查封他们藏在山顶、藏在墓园、藏在城市的边缘……政府规划下,又有着新旧园区的交替,在这样的过渡期,物流人就这样苟且着。
03
油箱保卫战
图片来源:网络
图中这个货车司机,想到这个办法去防止偷油贼行窃,将自己的嘴巴,咬住一条绑着油箱的绳子,旁边放着一张床,在那里睡觉。对他来说,每分每秒都要保护自己的油箱,保护自己的钱。
04
连夜「被撤退」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市自11月20日至12月底,21个部门集中40天联合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众多的物流从业者瞬间面临无家可归的局面,责令连夜搬走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05
红布不拆,门市不开
摄影:运联传媒记者杨宏远
这本来是巨邦物流园人来车往的东大门,大门的背后是专线人刚刚搬进不到一个月的新家,现在一块脏兮兮、破破烂烂的红布封住了他们进出园区的大门。他们必须收拾好包裹、收拾好伤痛,去找一个新家。
06
半米宽的双人床
摄影:运联传媒美编王妍洁
在车上睡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要多得多,这就是卡车司机真实的生活写照。1辆车,3名司机,轮流开车,最忙的时候他们只能抓紧时间睡两、三个小时。短则数日,长则十余天,他们的生活空间就在这张半米宽的小床上。
07
高压线下的风水宝地
摄影:运联传媒记者贾艺超
河北石家庄,在一片工业场地及高压电线下,这片地是不适宜做其他生产工作的,是一块谁都不愿意要的地。但是在物流人看来这是一片风水宝地,他们在拣这样的别人都不要的地方,在夹缝里求生存。
08
炎炎烈日里的「避暑地」
摄影:运联传媒记者杨宏远
光秃秃的水泥地,没有任何遮盖物,有的只有堆得高高低低的货物。这个刚被搬进的园区无力为它的租户们提供一丝一毫的清凉。30多度的高温下,炙热的阳光,明亮得要晃瞎人的眼睛。
白天的工作固然辛苦,但夜晚似乎更熬人。看那后面一排「绿色的小盒子」,那不是他们的「避暑地」,那是集装箱改造的「蒸笼」,也是他们唯一可以栖身的家。
09
快递「无臂侠」,撑起一个家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35岁的赵海峰是山西运城的一名快递小哥,他从小失去双臂,妻子患有小儿麻痹症,家庭的重担压都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但仅靠双脚和一辆电动三轮车,他撑起了这个家,并且在快递行业一干就是三年。
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6点多结束,赵海峰一天要收送近百件货物,时常会遇到一些搬起来很费劲的大件包裹,就算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这份工作也不容易做。问到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坚持,他说:「能养活家人,挣点钱,尽可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只要用心,啥都能干好!」这不仅是赵海峰的心声,更是全国200多万快递员忙碌奔波时的诉求,这个群体一直在以顽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努力撑起一个家。
10
眉山快递「娘子军」,撑起快递之家
图片来源:网络
提起快递员,一般人想起的都是快递小哥那憨厚的笑脸,女快递员较为少见。但在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却有一个全部由女子组成的快递之家:从老板到员工,清一色全是女性,包括12位妈妈和4位姑娘。为什么不招男工?网点经理陈玉表示:一是因为贵、离职率高,二是因为服务态度没有女工好,所以后来就只招女性。
虽然这支快递「娘子军」都是柔弱的女性,但是从货车司机到卸货员、配送员的活儿都能干,一个人搬不动就两个人抬,而且因为都是女性,相互之间更能理解和信任,这种家庭般的氛围,让整个团队特别稳定。
你心中的那个瞬间是?欢迎留言分享!
■ 转载请联系运联传媒获得授权
更多阅读
■ 年终盘点:2017年度物流行业9大关键词
■ 年终盘点:2017年物流江湖投资年报(年度最全数据分析)
■ 2017物流圈十大金句:顺丰不快是王卫,欢迎来搞崔维星
点击
阅读原文
更多精彩等着你
- 在俄罗斯,听习近平讲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 【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看河北】向世界讲好崇礼故事
- 当“海洋”遇见汶川 习近平讲述一个四川男孩的漂流瓶故事
- 图文:物联网上管理社区
- 共同讲好中非合作精彩故事
- 乘车的故事
- 网媒记者走进千年松溉古镇 听当地人讲宗祠故事
- 改革开放40年——我的奋斗故事
- 提升古城“颜值”讲好古城故事
- 【图文】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