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乡宰客调查结果公布!疯狂收割游客的“一锤子买卖”不该成为旅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黑龙江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施业区内,几年前这里还未经发掘,之后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播出,雪乡随之走红。
爸爸去哪儿拍摄剧照
和每个“爆红”的旅游景点一样,雪乡也“膨胀”了。许多游客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到这里,但是不少人却失望而归。
黑龙江雪乡现宰客事件
12月29日,一篇文章《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在网上刷屏,曝出黑龙江雪乡景区酒店坐地起价,以及景区内食物价格过高的情况,其中“泡面60元一桶、酸菜炒粉丝78元、土豆丝炖茄子88元、一盘炒肉288元”的定价让人咋舌。
这篇文章出自网友“一木行”的个人微信公号,文中对东北雪乡景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定价模糊且价格虚高的吐槽迅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面对游客的指责,涉事商铺接受采访表示上述文章内容除“要求对方先评论再退钱”的部分,其余基本都是假的。 “对方的目的就是想讹钱。”
事件处理结果
尽管双方各执一词,但随后黑龙江省大海林国有林管理局很快展开调查并公布结果,确认文中所说的“赵家大院”不在雪乡景区,是临近的永安林场个体家庭旅馆,经营者为外来承包人员。但这家店经营牌照齐全,并不是黑店。
据悉,涉事家庭旅馆业主被处59360元罚金,旅馆所用房产房主已与该业主解除了承包合同。
目前,携程等网站已经将“赵家大院”下线。
携程页面截图
当地旅游部门对此次事件中的几个焦点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1、文中关于大巴“乘务员”私自向游客推销游乐项目门票及谎称“散客无法买到景点票”一事。
核查处理情况:景区所有游乐项目门票都可以在网络上、景点售票处、三处山门导游服务处购买到,不卖散客票问题系“乘务员”捏造虚构。
由于贴文中未提供当日大巴车辆具体车号及“乘务员”信息,在无法取证的情况下,管理部门责令哈尔滨这家客运公司随车“乘务员”全部取消,同时要求其加强内部监管,与大巴车司乘人员签定服务承诺书,再出现类似问题将终止与其合作。
2、文中所指的赵家大院业主在接待中服务态度蛮横,不诚信经营行为,经核查情况属实。
核查处理情况:针对赵家大院家庭旅馆不诚信经营,并且没有公示房间价格,涉嫌价格欺诈行为,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虚高原价等价格欺诈行为将给予责令改正,对赵家大院家庭旅馆业主处以59360元的经济处罚。同时将其列入不诚信家庭旅馆“黑名单”,通过雪乡景区大屏幕予以曝光,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3、文中指出的游乐项目系毫无经营权的民设景点,且属人造雪景一事。
核查处理情况:经查,文中提到的游乐项目为雪狼谷景点,该景点位于永安林场,为牡丹江野狼贸易有限公司租赁经营,所经营游乐项目有雪狼谷山寨文化体验之旅198元、越野车穿越280元,价格均已报上级物价部门审批备案。
4、文中列举的“泡面60元一桶、酸菜炒粉丝78元、土豆丝炖茄子88元、一盘炒肉288元”的物价问题。
核查处理情况:经查,帖文中提到的在游客中心看到的卖60元一盒的泡面问题不属实。“60”是源于游客服务中心自助售货机商品编号,非售价60元,游客输入编号或扫码,都会出现泡面每桶10元的价格。关于酸菜炒粉丝78元、土豆丝炖茄子88元、一盘炒肉288元的问题,该局在全面检查中没有发现菜品价高这一情况。
宰客乱象——旅游业之殇
从这篇文章的刷屏之势以及一呼百应的吐槽来看,东北雪乡景区黑历史由来已久。从网友们的讨论来看,景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第一个被集中反映的问题是“老板太凶”。
眼下正值雪乡的旅游旺季,旅店坐地起价的现象比比皆是。旅馆的价格区间一般在600元到1000元之间,且都是大通铺,每个房间入住人数在五六个左右。不少游客都经历过或者就亲眼看到过旅店老板将游客“撵”出去的情况。
景区内游客众多,对于商家来说不缺客源。一位游客表示“在这个地方你不要跟老板犟,也别太在乎服务的态度和细节。”
2、旅行社与部分商铺沆瀣一气,谋取利益。
争议主要是旅行社推荐给游客的自费项目,这些项目被指是“私人设立”,很多根本不在雪乡里。
记者以游客身份向哈尔滨一些旅行社咨询“雪乡游”的行程, 168元只是起步价。除此之外还包括多个自费项目:东北二人转每人200元、梦幻家园影视基地每人260元、忽汗河使鹿部落每人418元等。
粗略计算,仅门票支出就超千元,再加上交通、食宿支出,这一趟“雪乡游”并不便宜。因为景区距离市区较远,天寒地冻且交通不便,游客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旅行团的服务,明知被坑也敢怒不敢言,只得乖乖“挨宰”。
这种乱象不是雪乡特色,更不是东北的地域问题,而是所有热门旅游景区的通病。不管是之前丽江惊现的“百元蚊子”,还是前几年名震全国的青岛“38元大虾”,“宰客”已经和热门景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管是雪乡还是丽江古城,其区域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旅游业。但伴随旅游业对当地经济高贡献率的是无序发展和野蛮生长。
据悉,雪乡当地村民的房子几乎都已出租给商户,而商家采取的是“杀鸡取卵”式经营策略,趁着雪乡现在名气大,通过高价快速赚取利润,然后短期内退出。这些商户追求的是短平快收益,而不考虑雪乡的长远发展。商户赚得盆满钵满后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美誉度、品牌形象大打折扣的雪乡又将何去何从?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对不良商家的重罚,“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难以彻底规范市场秩序,实现良性发展。一位网友在跟帖中提到,“导游在回程的路上对车上的游客说,反正你们不会再来第二次了,”如果旅游从业人员想的是“一锤子买卖”,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收割游客,长此以往景点必然会陷入无序和混乱。
雪乡应该如何纠错?
就事论事,网友们所指责的问题在雪乡旅游业中的确存在,但是用“地图炮”的思维将这件放大至指摘东北却有失偏颇。
回首上一年,唱衰东北经济的论调不绝于耳:投资环境不景气、经济增速慢、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几乎所有问题都指向了——产业转型。
不能让部分乱象成为东北转型的绊脚石
要扭转外界对东北的这些刻板印象并不容易,改革成效难以立竿见影般显现,一个负面就有可能抵消很多的努力和成果。
依傍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值得肯定,但在旅游产业体量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水平也要跟上。旅游服务品质是否有保障、市场是否规范,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瓶颈。
雪乡宰客乱象不仅仅只是雪乡一地的负面因素,通过网络的大力传播和炒作,这种负面新闻可能会对黑龙江、甚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旅游、营商环境与形象造成冲击。
此次事件或是雪乡旅游业整改契机
雪乡旅游的不规范现象由来已久,相关部门也着手进行了一些整改,这在当地旅游局工作人员给回当事人“一木”的回复中可见一斑。
尽管这位工作人员态度诚恳,但这并不代表游客反映的问题不存在,更不应该是监管部门推脱责任的借口。这次事件无疑是对雪乡旅游形象的巨大打击,但是不破不立,同时也可能是监管部门痛下决心进行整改的契机。
整改的思路不应是“打补丁”、“堵漏洞”,而是从根本上肃清乱象,确立经营秩序和规范。例如景区由谁经营?是否应该取消外包的经营模式?以及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等措施。
之前同样黑料缠身的丽江在被国家多部委点名批评后的整改就已初见成效,丽江经验说明景区的整改必须要有刮骨之决心、雷霆之手段。而这,正是雪乡旅游业,乃至整个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所缺乏的。
财经网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社,央广网、人民日报、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等
- 汽车修理工薪酬福利调研~被调查者概况篇
- 商务部回应美国发起232调查:结论与事实完全不符
- 【数据发布】2017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及相关情况调查结果
- 最新2017年股民盈亏,3000人参与调查:7亏1平2赚。
- 【关注】这顿年夜饭惹怒了全国网友,国家林业局连夜调查!
- 这顿年夜饭惹怒了全国网友,国家林业局连夜调查!
- 付费精选 | 2017年最佳商学院调查——当一个学位不再适合所有人
- 有人晒了一顿年夜饭,立刻被报警,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 除夕有人晒了一顿年夜饭,网友看了纷纷报警,执法部门连夜调查!
- 昨晚有人晒了一顿年夜饭,立刻被报警,有关部门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