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有个没爹没娘的娃,生活虽苦,但他足够相信

没爹没娘,没买过玩具



莒南9岁男孩便自己”发明“玩具

可乐瓶做的飞机、牛奶箱做的小车

报纸糊的风筝,

还有啤酒瓶做的火箭……

生活再苦,乐趣犹存



他的梦想是

未来有一天

能造出电动飞机

莒南有个没爹没娘的娃,生活虽苦,但他足够相信

“奶奶,我有电动汽车了!”公益活动圆梦小分队给王泺杰送去了电动小汽车。回到家,王泺杰迫不及待地跟奶奶分享他的好消息。





“这孩子,怎么好意思让别人花这钱。”泺杰奶奶迎出来说。



泺杰拿起一把扫帚将院子清扫干净,然后将小汽车小心放到地上,开启了手中的遥控器。



莒南有个没爹没娘的娃,生活虽苦,但他足够相信



“这玩意很贵哩,我舍不得给他买,他也从没跟我要过。他平时都是用泥巴自己捏玩具,肯定没这好,玩得也很带劲。”奶奶说。

王泺杰的奶奶魏茂彩今年72岁,42岁那年便守了寡,独自将泺杰的爸爸和姑姑抚养成人,又各自成家立业,本想着苦日子到头了,该享享福了,可天不遂人愿。



泺杰的爸爸在一次工作中伤了肝部,事后通过治疗基本痊愈了,可因夫妻吵架生了几次气后旧病复发并转成了肝癌。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39岁的家庭支柱便没有了。

那时泺杰刚刚五个月大。



泺杰爸爸的去世并不是这个家悲剧的终点,悲伤之外,因看病欠下的3.6万元借款是祖孙三人的另一处痛点。



“人虽然没了,但钱得还啊,当年人家肯借给咱治病已是天大的恩赐,哪能因自己困难了就不还了呢。”奶奶说。这个年逾七十的老人,一边承受失去儿子的痛楚,一边抚养两个孩子,还要想办法挣钱,还债。

薄板台村三面环山。勤劳和智慧的魏茂彩是村里唯一一年四季上山的村民,也是靠着这山,她成就了她的诚信之举。



“南山、东山、黄山,我一年四季都去采药草,背回家后晒干,然后再背着去卖掉。”魏茂彩一边比划着村外的山,一边对记者说,哪片山上有什么药草,哪条路好走,哪里的蝎子大,哪里土鳖多,这些,对她来说,如数家珍。



一年四季,从未停歇。酷暑季节,她从未睡过一个午觉;寒冬时分,她也从未空闲。吃过早饭,带俩煎饼上山了,中午在山上吃了煎饼继续采药找虫,直到傍晚她才背着箩筐下了山。



生活从不辜负勤劳的人。3.6万元借款,七十老妪用了6年半的时间,一分不少地全部还清。直到现在,她依旧保持种地、养殖、上山采药的习惯,“只要还能动,就得劳动。”魏茂彩说。



泺杰的

妈妈是云南人,在他6岁时,妈妈回了云南,从此天各一方。苦命的奶奶不得不带着泺杰和姐姐艰难度日。转眼几年过去了,泺杰已是一个9岁的小“男子汉”,姐姐也已读高中,日子还是很艰难,可希望越来越近了。



莒南有个没爹没娘的娃,生活虽苦,但他足够相信



说话间,院子南边的猪圈里几头猪不停叫唤着。“我去喂猪。”奶奶欲起身。



“我去吧,奶奶。”泺杰关掉汽车遥控器,径直朝猪圈走去。他提起猪圈旁一个桶,舀上饲料搅拌均匀,提着桶来到猪圈,将猪食一勺一勺舀到猪槽内,动作娴熟,毫不吃力。



“鸡鸭鹅下的蛋可以赶集卖掉,猪和羊下了崽喂大都可以卖钱。”泺杰奶奶说,幸亏这些牲畜,不然都不知道怎么养活俩孩子。



当然,喂养这些牲畜是辛苦的,除了奶奶,姐弟俩都是一把好手,从小就跟着干,练出来了。“这孩子不光喜欢造玩具,这些家务活他都能搭把手,勤快能干。”奶奶说,秋天她在地里收了花生,都是9岁的孙子帮她拉车将花生运回家。到了冬天,泺杰陪奶奶出去捡柴火,做饭、烧炕都靠捡来的柴火。

莒南有个没爹没娘的娃,生活虽苦,但他足够相信

院子一角堆着

王泺杰

的玩具——牛奶箱下面一头插着一个筷子,筷子两头分别插着剪成圆形的纸壳,这是一辆汽车。



“本来想用八宝粥盖子做轮子的,但没找到,只好用纸壳,但是纸壳不够硬,也不防水,汽车不稳当。”泺杰解释。



另一个玩具是用报纸糊成的风筝,因为玩过多次,都已经破了。喜欢玩具是每个男孩的天性,可王泺杰钟情玩具的理由不止是玩,还有深深的探究心和好奇心。



因为爸爸早逝,家庭贫困,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大量垂手可得的玩具,于是从5岁起便自己学着造玩具,可乐瓶做的飞机、啤酒瓶做的火箭、泥巴捏的手枪……在他眼里,每件废品都是做玩具的好材料。



“现在有了电动玩具了,你以后还自己造玩具吗?”“造!”泺杰坚定地回答记者,“我的梦想是能造一件电动飞机,这件电动汽车会带给我不少灵感呢。”泺杰说。这个一脸坚定的小男孩,探索创新的劲头十足。

圆梦小分队现场送给奶奶200元圆梦金。

老人像受了巨大恩惠一样,激动地去握住每一个人的手连声致谢,直到汽车开出好远,她还在村头挥手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