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谷类作物耐旱的奥秘
《科学家揭示谷类作物耐旱的奥秘》,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新华社华盛顿4月28日电(记者周舟)麦、稻、玉米等谷类作物的抗旱能力通常比其他很多植物强。德国科学家最新发现了其中的原因,相关知识有望用于培育抗旱能力更强的农作物。
植物叶、茎等处的气孔是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完成光合作用,多余的水分可以通过气孔排出,而它们的通过量则由保卫细胞的开闭来调节。其他植物的气孔周围通常只有一对保卫细胞,而谷物的叶片气孔周围,在一对哑铃状的保卫细胞外侧还有一对副卫细胞。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介绍,他们借助显微镜观察大麦后发现,气孔关闭时,这两个副卫细胞会吸收并储存保卫细胞中的钾离子和氯化物,待气孔打开时再将这些离子输送回保卫细胞。副卫细胞相当于钾离子和氯化物的动态储存库,使保卫细胞调节气孔开度更快捷高效,从而减少水分浪费。
此外,还有一种机制让谷物能够更好地应对干旱等极端环境。通常情况下,植物在缺水时会产生一种名为“脱落酸”的激素,使气孔迅速关闭,防止枯萎。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大麦等谷物保卫细胞内的慢阴离子通道蛋白(SLAC1)与其他植物的同类蛋白有两个氨基酸不同,这使谷物的慢阴离子通道蛋白还能作为“硝酸盐感受器”,通过测量硝酸盐含量来获知光合作用效率。也就是说,谷物可通过脱落酸和硝酸盐含量综合感知自身缺水程度及光合作用效率,避免“渴死”或“饿死”。
研究人员说,他们打算将谷物的“硝酸盐感受器”移至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探索其他草本植物能否受益于这一机制。如果效果不错,还可考虑用这种方法使土豆、西红柿和油菜等作物更耐干旱等不利环境。
- 科学家模拟出外星人的样子,但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 俄罗斯科学家在沙漠中发现大量的外星物质,有45亿年老!
- 科学家发现至少七颗超级地球,恰好验证了50年前的费米预言
- “大号地球”被科学家找到,生态环境远超想象
- 宇宙间最亮物体,是太阳的100万亿倍,科学家:找不到形容词修饰
- 科学家疯狂的四大科学实验猜想: 如果成功足以毁灭地球
-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占了一个20亿光年的空洞,或是地球有生命的原因
- 印度科学家竟证实了一颗美国都没有证实的星球,这次谁也没有想到
- 黑洞到底多重?科学家首次进行最精确测量
- 哈利波特魔法:多光谱成像技术揭示古代羊皮纸上的隐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