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晖投资 焦震:希望跟风式、一窝蜂的投资时代赶快过去
导读
鼎晖投资总裁、创始合伙人焦震出现在中国投资年会上,又一次以冷幽默的方式讲起了专业段子,全场笑声不断。
主要看点
希望一窝蜂的时代赶快过去
这个时代,长期规划都是骗人的
不能夸大投资机构给企业的价值
希望一窝蜂的时代赶快过去
短期大家都喜欢跟风走。 现在只要是一个好的公司项目,马上就有几十家投资机构往上扑。为什么呢?
因为万一公司出了事,不会有人说你做的不对。你看,这么多人往上扑,我能抢到一个额度已经很好了。
但如果我们分析这个问题,很多人往一个项目上扑的时候,你说你是催生了一个价格,还是催生了一个价值?
那种情况大家可能催生的是一个价格,是不是这个道理?但是人不可能说我投资了一个高价格的公司,都说我投了一个高价值的公司,回家就把价格变价值了。 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好好想想什么是价值,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应该是不同的价值解读,是不是?
我们在家里做什么有价值的事呢?打扫卫生是有价值的事,这个事不能以价格衡量,它是很有价值。让大家高兴,舒服也是价值;教育孩子,为了下一代,也是价值。这些价值有人衡量吗?没人衡量。
我们在讨论投资行业价值时就复杂了,投资的价值必须是价格来反映。
20 年前,我们分析公司,可能现金流折现那种方式,可以比较简单的理解;但现在,我们发现一些新经济公司,不能用利润,现金折现这样的方式来看,估值体系变化了。
用人来打比方,我们以前投资是看到一个年轻人,在读大学的阶段, 感觉他有前途,未来收入靠谱,那么他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投资他。但现在有的短期项目更夸张,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就说这个年轻人未来一定有前途,然后就投资。投资的钱都把未来几十年,甚至好几辈子的收入都折现算进去了。
所以今天你必须思考两个问题,你想做短期还是长期的。今天这个投资环境很多短期的压力,我跟大家一模一样,我们可能面对的压力比大家大得多。短期的事情你可能很痛苦,每天就想着琢磨明天怎么办, 后天怎么办,因为它老变,你刚预测完了后它又变了。
长期的事,虽然看起来也是从幼儿园、小学、大学阶段就投资,但是思维方式变了。我们今天只能做短期的打算,长期是波动。
今天市场上很多的优秀创业公司鼎晖都看过,对我们来说抢额度的问题不存在的,这么多的事我也不需要跟谁去抢。
很多的项目都要做一个详细的财务模型,在历史上做财务模型是可以的,一个成熟的公司、成熟的企业,未来 3 年它的资本支出、它的扩张很清晰,它的成本、费用结构都很清晰,做个模型八九不离十。现在回过头来看二十年前的财务模型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只要你足够细致。
现在的投资,财务模型只是一种程序,里面有无穷的假设。这个假设能否实现不知道,尤其是价值很高的公司。这里面怎么做呢?如果不做投资决策,当然现在在外面看,很多的市面上有名的公司我们做了很多,包括陆金所、口碑、众安保险、丰巢,还有人工智能里面现在大家都关注的商汤科技等等很多很多优秀公司。我们其实碰到的问题跟大家是一模一样的。
对于一些热门公司,你从传统角度分析,感觉到是看不懂的。就是从一个利润的角度,假设五年能够赚钱,然后折算到今天,好像也不能支撑那种估值。搞得今天很多的公司不敢赚钱,一赚钱就按照市盈率估值,吓得公司很多年不敢赚钱,一直讲未来的故事,讲我们要投投投。
所以今天的挑战就在这里。今天,我希望所谓的跟风式的,大家一窝蜂的时代赶快过去。
这个时代,长期规划都是骗人的
到今天,我们鼎晖已经走了 16 年了。谁说一个公司,十几年发展都是照着规划走过来,那都是骗人的。
以前,我们有个说法叫 30 年河东、30 年河西。我们有限的职业生涯也就二十年。你还规划什么?等你规划好了你就退休了。
今天可不是 30 年河东、30 年河西;现在是三个月河东、三个月河西。我们去年讨论的热点,今年都不讨论了。
三个月河东、三个月河西,你规划什么?所以我跟大家一样,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很多的事情变化太快了,信息太多了。你别说我今天规划未来的十年,我规划下个月就很困难。能解决的就是把每天的工作做好,每个事做好。
很多人说是鼎晖是老牌的PE,但是很多LP 做尽调的时候发现,我们在新经济领域做了那么多案子。人家老说医疗退出的人很少,但我们退出那么多。
所以我想未来的发展,鼎晖这样的机构就应该从头到尾,全方位布局。最终我们不能离开我们的本质。从长远讲,投资人支持我们,就是因为我们业绩好。短期内你可以编一个故事,我要投人工智能、投新零售,你投点钱;但是投资机构最终也要有业绩,不然的话昙花一现就没了。所以长期我们就是替人管钱,唯一的就是业绩要好。
老的机构和新的机构有什么区别呢?新的机构看问题都是特别地客观,特别地有数据,老机构会碰到经验主义,大家凭想像做决策,这是非常大的伤害。所以投资人要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轻易地否定也不
要轻易地肯定一个东西。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客观地依据,提问题要有解决方案,问题带着方案来,也不能光提问题,因为光提问题什么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都有客观的分析,这样逼着大家学习和研究。
比如说今天一个人跟我讨论项目,我的工作不是评价他的好与坏,我的工作是动员所有的力量,希望将它这个不是投资机会的东西,变成投资机会或者创造出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并把它做好。就算这个不是机会,再研究它周边、上面、下面是不是有机会。所以集中到一条,投资机构就一件事,你把投资做好了,每项投资做好了,你长远就会活得很好。
不能夸大投资机构给企业的价值
投资给公司带来的价值,不能说绝对的夸大,但也应该求实。当股东和公司合作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有益的东西。比如说公司的治理结构, 投资机构可以告诉公司,你想做长远的大公司,需要透明、需要交流、需要有好的监测机制。比如说做消费品的公司,你可以告诉它消费品的公司大部分是死在库存上,你可以将你长期的经验告诉大家。
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件事,就是联合九阳买了美国的一个小家电企
Sharkninja。为什么做跨境这个事,现在很多的产品全球化,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就像踢球一样,你只在自己的门口守着,别人肯定会来竞争。
如果是这个态势的话,做企业就像踢球只在自己的半场晃悠,你最多
打平,不可能赢。要想在全球的竞争中赢,唯一赢的可能性就是走出去,走出去的捷径就是收购。
所以在这个过程,我们的观点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全球化道路,坚定不移地做收购、兼并的道路。这个不是说你需不需要的问题,是你必须走,什么时候走,怎么走的问题。
所以我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鼎晖帮助中国企业全球化做了很多的事情。所以所谓的价值就是你给企业家分享这个问题,以前他未必从这个角度思考,因为防守自己球门太累了。
( 前文根据鼎晖投资总裁、创始合伙人焦震在第
12
届中国投资年会
年度峰会上与投中信息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投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陈
颉对话整理,略有删节)
导读
下文为鼎晖投资总裁、创始合伙人焦震在一年前第 11 届中国投资年会峰会上的讲话。
主要看点
谈出来创业:不是创业,是找不到工作
谈投资:我们都是唱戏的
谈PE 从业体会:投资是痛苦的航船,干这一行是因为没钱
谈企业整合:企业文化统一是伪命题
谈未来的机会:预测明年都很痛苦,投资就是买卖行为
谈出来创业:不是创业,是找不到工作
谢谢大家让我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 20 多年行业的体会。今天我们各行各业感觉到成功的时候,都会回顾历史,老想在历史上发现蛛丝马迹,其实是没有的。
有两个事我特别同意,一个是势,第二个天时、地利,我们有幸生活
在中国这个大环境。2002 年的时候,和今天处的环境不一样。今天一说到PE 做投资,谁都能做。当时我们在中金公司做投资,证监会在 2000 年发了一个文件,说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不准做投资。我和老吴(吴尚志)商量,不准投资做什么?我们去别的部门工作,人家也不一定欢迎。干什么呢,也不好找工作,这个时候说是有梦想,当时其实没什么梦想,就是找口饭吃。注册资本是 100 万人民币,年底时剩了几万块钱。当时我和老吴也谈梦想,当然不谈也不行,那时候谈梦想谈得比较远,至少五年规划,觉得太短了干不出什么事,一辈子的规划时要管十亿美金,这是 2002 年的梦想。坦率说,我们出来是没办法,找不到工作,不是创业,真不是怀揣为中国PE 做贡献的宏伟目标,真没这个想法。
谈投资:我们都是唱戏的
干了 20 多年投资,今天说 PE 投资,讲到进化论,讲讲我们干了什么事。投资不复杂,就三个东西,人、财、物,无外乎人也在流动、物也在流动,房子买来买去,车买来买去,人跑来跑去。钱往高处走, 钱往赚钱地方去。钱多了以后,有压力,就放银行,找人管,就是你有能力找到一个超过它期望值的东西,我们很幸运从事这个行业。
“进化”这个词用的特别好,没有说进步,到底今天跟 2002 年前比是进步还是落后了。在很多本质上是进步了,但很多方面是落后了。大家现在都比较虚,比较浮躁,胆子大。那个时候在大街上走路没多少人投资,到一个地方谈半年没有竞争对手来,没有人来,你也不怕别人抢项目。现在了不得,来了以后半个月做不完了,都不让投了。
这么大的投资怎么就半个月时间完成?着什么急啊?
最早投资都是一站式,投了以后就上市卖给别人。卖给别人也没有人买,只有上市一条路。报告里写这种可能、那种可能性,最后就一种可能性,资本市场路很窄,法人股不能流通,A 股上市很难。今天很多事理解起来有困难,以前没有几轮,都是一轮,没有 A、B、C+, 我是看不明白。咱们在座的都是演员,都是唱戏的,A 轮是我唱戏你买票,B 轮咱们俩唱戏他买票。都是唱戏的,互相买,观众不来,未来怎么样也不知道,也可能忽然一阵风,观众就都来了。
我对事物和世界的认识,很多时候理解不了。确实是这样,感觉是不是落后了,是不是笨了(也有可能)。投资行业要赚钱,企业迟早也得赚钱,这个本质我相信不会变。一千年以后,大家投资搞企业也不是为了亏钱。你说投资目的是烧钱的模式?搞一个企业为了烧钱?这肯定也不会,它总会有一个结束。以前从事的人少,大家都很耐心, 那个时候谈 PE 都是认真做调查,今年去谈,用去年的报告,他不会作假。但是现在做投资, 2017 年做投资,2016 年公司业绩不能说, 只能说 2018 年预测怎么样,正在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
谈PE 从业体会:投资是痛苦的航船,干这一行是因为没钱
我是从事投资行业每天非常痛苦。我 2012 年前有个总结,那个时候互联网泡沫刚刚到,我说,投资是痛苦的航船,幸福只是其中一站。第一找钱很重要,第二找伙伴很痛苦,找伙伴也难。好不容易拿到钱了,找项目也难,好不容易有好项目,来了十几家,没什么区别。现在严重什么程度,信息都不让看,买的鞋还去试试,投资投这么多钱居然不让看,会也不让开,很痛苦。你给人钱,还进不了门。大家在买房子,拿了房产证,别人拿着钥匙不让进门,很痛苦。好不容易投进去了,天天担心,企业好也担心,企业不好也担心,上市能不能上, 很多企业家在上市的时候被折腾,折腾成精神病。好不容易上了,还被锁死,不能随便卖。
什么时候幸福呢?只有在卖的那一时刻幸福,就这一会儿,晚上喝酒, 喝完酒高高兴兴。第二天想下一轮怎么办?这就是投资。
不管怎么进化,不管怎么变,我们从事这个行业不会变:我们管人家钱,就是自己没钱。中国首富跟我们什么关系,咱们没钱才管人家钱, 有钱就不用管了,这个行业很痛苦。为什么干这个行业,就是没钱, 管人家的钱,就这点事。你们为什么辛辛苦苦跑这来听我讲,大家都没钱。我们管人家的钱很痛苦,其实就是乙方,这个行业是不变的。
第二个不变,就是投资这个行业很难不会变。刚才说 20 年的变化, 以前的中国各行各业并没有到现在的垄断,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占 60%的份额没有,都很小,增长空间很大。今天各行各业很大,大家到新模式新行业里面,都不愿意在这,这个变化会让我们更加艰难。
第三个难,现在价格普遍贵。对未来的买卖,大家都抱团,一个事十个人都去投资,出了事以后大家都无所谓,反正他都投了我怕什么。这个时候大家在一起,对风险的理解降低了,大家都想抱团做事。
1997 年,香港有一个著名的投资案例,三个著名的大机构投资者, 最后项目非常悲惨,三家绑着去做,每家回去都说另两家做所以做。当时报纸写的特别清楚,每一家都认为别人做了调查,其实大家都没做。
但是我们身处的这个行业好处是什么?总不是难了就不活了。好处是我们中国的体量大,我们全球化的机会还是很多。我们今天不能抛开在中国和中国的企业家做这个事情。中国的的整体体量大,变化也大, 新事物层出不穷,全球化的机会和发展的可能也相应增多。
谈企业整合:企业文化统一是伪命题
大家经常问我一个事,这么多企业整合后怎么统一文化?这个问题问得我有点懵,我说统一什么文化你告诉我。大家经常说,俩企业合并, 咱们要文化统一。我想过,不需要做这个事,全世界文化是统一的, 不需要你统一。他说为什么,我说你想想全世界 99%的人都想少干活多拿钱;99%的人出了问题都想认为是别人的错,自己没错;99%的人看到邻居房子大不舒服;99%的人,同事多拿奖金难受,你说非洲哪受穷我也没有感觉到自豪,因为差的太远。所以,统一文化是你有没有花力气统一大家多干活,这个才是统一文化的关键。
今天谈进化,咱们就承前启后。我干了 20 年了,给大家分享一下过去的故事,好听就听听,不好听就当消遣。未来还是靠新一代投资人和企业推陈出新。只有不好的公司,没有不好的行业。
谈未来的机会:预测明年都很痛苦,投资就是买卖行为
我说痛苦就痛苦在这,今天分析现在的成功企业特别容易,但是一预测,不说预测 5 年,预测明年都很痛苦。我们干这个事情,到底机会在哪?无外乎就是这些行业,现在存在的行业还有一些新的行业,大街看到很多新行业,共享自行车肯定是新模式新行业,只能是工作在这里面,大家在这个行业里面。以前行业没那么多变化,也有耐心, 在一个行业里,把所有公司梳理一遍。今天这个事情不会变。你说机会在哪,因为买卖东西,跟行业好坏没有关系。只有不好的公司,没有不好的行业。投资经常高雅化,投资就是买卖行为,没有什么高雅, 无外乎你买的茄子黄瓜。买卖最大问题,买的便宜卖的贵,中间环节不浪费,这是核心。核心问题就是各行各业,这符合这个,什么都有买的,做垃圾,垃圾那个纸也有人买,一块钱一斤,这是一个事。
今天有一个事我完全同意,很多事来的时候,自己赚钱都不知道怎么赚的,做错亏钱都不知道怎么亏的。无论如何都是机会,房地产里面, 已经积攒了上百万亿的资产,存量市场很大,传统行业某个时机的整合,机会都还是存在的。
要说今年跟 10 年前、100 年前没有大变化,还是在大的领域里面。这也就是每天我们思考和痛苦的一部分,真正想做这个事,只能比以前做好,比以前更加勤快,更加认真,更加思考的透彻,机会自然就来了。
- 中国在建的一条城际高铁,两地距离不足100公里,投资335亿元
- 中国股市最大的谎言,保护中小投资者,散户:倾家荡产!
- 我国将启动特大桥梁工程,跨越581米地震带,总投资高达30.1亿
- 理财投资如何甄别风险
- 一位成功交易员的投资感悟:读懂这篇文章,就等于读懂中国股市
- 科华生物5.5亿收购两亏损公司 投资者质疑乱花钱
- 2018年商业地产还可以投资吗?
- 房市调整不会停,这次投资客能钻的最后一个漏洞也要被堵上了!
- 延长投资千万治沟造地遭荒弃 无法耕种惹民怨
- 投资房产的朋友注意了,房价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