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家”有过程

2017年9月16日,英超第四轮热刺主场0比0被斯旺西逼平,本赛季双线前四个主场比赛1胜2平1负,而上赛季的欧战加杯赛成绩也仅为1胜1平3负,2个赛季9场比赛进13球丢14球,对于波切蒂诺和他的球队来说,温布利大球场难道真的有毒?

适应“新家”有过程

适应“新家”有过程

当白鹿巷迎来了他的告别之战,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曾见证丹尼·布兰奇福勒、加斯科因等传奇球星的老球场,就要完成自己的使命,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英格兰共计有近40家职业足球俱乐部更换了主场,热刺也追随潮流。这样做的原因?当然是为了增加收入!近邻阿森纳在2015年的门票收入达到1.31亿欧元,与欧洲顶级豪门皇马齐平,而“白百合”只有这个数字的1/4。适应“新家”有过程

5月14日,数以千计的托特纳姆热刺球迷涌入白鹿巷球场,见证自己的主队2比1击败曼联,也见证了这座球场的告别战。

适应“新家”有过程

以球场为赌注

热刺的新球场预计耗资8.8亿欧元,将分为15年分期偿还。白鹿巷只在人们的记忆中才足够大,上赛季的英超亚军想和最富有的对手匹敌,那这座承载了无数回忆和荣耀的老球场就拿不出手了。就像已经无法吸引游客的伦敦塔决定换装一样,作为俱乐部载体的球场,必须更好地服务财政目标。几个月后,它就将从北伦敦消失,跟此前的缅因路、榛子街、厄普顿公园、海布里一样,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在拿到新家的钥匙前,热刺暂时将温布利作为主场,而容量扩大的新温布利,永远都不会是他们的“家”。

适应“新家”有过程

新球场计划于明年竣工,并在2018-19赛季正式投入使用。建成之后的热刺新主场也将成为英格兰第三大球场,仅次于温布利大球场(90,000人)和曼联的老特拉福德(75,643人)。

适应“新家”有过程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没有什么比搬家更让他们紧张的事情了。然而本赛季英超的20家俱乐部中,有9家都不是在他们25年前的老球场比赛:曼城,哈德斯菲尔德,斯托克城,莱斯特城,斯旺西,布赖顿,南安普敦,西汉姆联,阿森纳,及热刺。另外一些曾闯荡英超、如今混迹低级别联赛的俱乐部也曾如此孤注一掷地赌博:威根,赫尔城,加的夫城,博尔顿,桑德兰,雷丁,米德尔斯堡,德比郡……这在欧洲足球圈里,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现象。

适应“新家”有过程

适应“新家”有过程

与曾经的海布里、缅因路、厄普顿公园一样,白鹿巷也将永远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适应“新家”有过程

在所有这些“搬家”的俱乐部中,除了一个特例外(布赖顿的新球场比老球场容量小4000人,因为俱乐部被迫将老球场的地块卖给开发商以避免破产),其他俱乐部的目的全部是希望通过提升容量来增加收入。有些低级别俱乐部甚至支付现金来达到目的,比如达灵顿,但他们在搬入新球场(容量是原来的3倍)仅几个月后就被司法托管。适应“新家”有过程

新家需要适应

热刺或许不存在这样的风险,但还有其他一些现实存在的隐患,首当其冲的就是球迷感情上的不接受。今年5月,媒体曾对西汉姆联球迷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有38%的受访者表示很遗憾俱乐部离开厄普顿公园;只有34%的球迷认为搬家是成功的;其他人则持保留意见。要知道就在1年前,85%的“铁锤帮”球迷都支持董事会的这一决定。

适应“新家”有过程

去年搬入“伦敦碗”后,西汉姆联成绩的下滑让球迷们无比想念曾经的厄普顿公园。新赛季伊始“铁锤帮”遭遇三连败,前景令人担忧。

适应“新家”有过程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阿森纳球迷身上,酋长球场永远都不会让他们忘记海布里,尽管从经济层面上来说,那次搬家堪称典范。也许这只是个时间问题,30年后,可能只有极少数球迷还记得“兵工厂”的家叫做海布里。

适应“新家”有过程

阿森纳的酋长球场就坐落于曾经的海布里旁边,而新球场的使用不仅增加了俱乐部的门票收入,更是提升了“兵工厂”的国际影响力。

适应“新家”有过程

第二层影响,则是球场环境的改变,球员失去了以往熟悉的坐标,导致表现的下降。比如亨利就曾多次谈到过这个问题,对于一名前锋来说,如果在熟悉的球场环境下,他非常清楚应该做怎样的动作,去完成高质量的传球或射门。而在搬入酋长球场后的前几场比赛中,他一直都在寻找新的坐标。在海布里,亨利了解那里的每一寸草皮;到了酋长球场,对手和他对球场了解程度都差不多。通常情况下,搬入新球场后,球员的表现和球队的成绩都会出现下滑,“枪手”自从离开海布里后就像搬家断了“龙脉”。当然这不是绝对,比如西汉姆联在搬入伦敦大球场后的第一个赛季里,英超排名和前一赛季相比下降了9位;而莱斯特城在离开榛子街后,在王权球场的首个赛季就成功升级。适应“新家”有过程

2006年5月7日,阿森纳在海布里的最后一战,亨利用一个帽子戏法作为对这个球场的临别赠言。

适应“新家”有过程

第三个因素很少被提及,但对于那些身处比赛中的球员来说,可能是最为关键的。那就是白鹿巷的草皮面积及其狭小,在所有英超球队的主场中,只有斯托克城的不列颠尼亚球场更小。热刺可以在对方禁区前就开始疯狂的围抢,而不用担心过多地消耗体能。上赛季在温布利(105米X69米)踢欧战时,他们突然来到了一块比白鹿巷大得多(大545平米)的草皮,完全无法实施惯常的战术,成绩也是灾难般的。

适应“新家”有过程

白鹿巷曾是英格兰面积最狭小的球场之一(100米*67米),对于推崇全场高压逼抢的波切蒂诺来说,这是非常理想的尺寸。

适应“新家”有过程

除了适应新球场的环境和尺寸遇到困难,球场尺寸的标准化也推动着球队风格的相对标准化。和必须满足英超联盟和欧足联相关标准的新球场不同,老球场可以允许俱乐部保留自己的某些独特性。以前每一座球场都会给来访的客人带来麻烦,如今这正逐渐成为过去,英格兰足球也在逐步失去自己的商标和身份,逐渐丢掉自己的灵魂。如果你的家和其他人的家没多大区别,那么在这里获得真正的家的感觉,也会更加困难。

适应“新家”有过程

适应“新家”有过程





适应“新家”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