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刊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不我待(11)

(支振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运用多种机制增强保护力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创新要素聚集。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势所必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创新要素聚集。

知识产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的多寡,反映着一个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知识产权的客体体现为智力创新成果,因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核心技术靠人才、靠企业创新得来,只有切实保护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才能真正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奠定基础。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发明专利和商标的申请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维权速度加快,各类创新主体的权利依法获得平等保护。我国还加入了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