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轰动全国的乐清"八大王",现在都怎么样了?( 四 )
这是他的“第一桶金”,
在当时,这堪称一笔巨资了。后来有电了,煤油灯没有生意了,他就扩大规模做起了煤油炉。他生产的煤油炉据说也特别好用。组装煤油炉需要铆钉,所以他又转移到了螺丝生意。70 年代末,柳市的五金电器火爆了起来,由此也带来对螺丝的大量需求。刘大源看准商机,跑到了当时的工业中心上海,从国营上海标准件厂大量购入螺丝产品,然后转手贩卖。
最开始的时候,那种艰苦不是我们能想象的。他曾用一辆自行车将几百斤螺丝运回了柳市。由于重量太大,他只好分站式驮运,先把一部分螺丝运到前面几十公里一个地方,再返回去拉另外一部分螺丝,如此往复,风餐露宿三天,才能从上海赶回柳市。温州老板大都经历过类似的创业艰辛。到后来,刘大源做大了,据说每天要从上海拉回一卡车的螺丝,一个月卖出的螺丝,接起来就可以绕地球一周。
搞民营经济,温州人是走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或者说,
- 栗战书出席第二十四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
- 司法部:全国司法所基本实现对乡镇、街道覆盖
- 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广东省决赛举行
- 【津云微视·现场】您的大米好在哪? 全国大米展销会走马观花
- 辽大声乐教授马俊萍出版 全国首张“传统文化”专辑
- 全国水源地专项督查:部分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滞后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令教育界人士备受鼓
- 【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看河北】“延怀河谷”葡萄熟了
- 【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看河北】向世界讲好崇礼故事
- 【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看河北】嘉宾点赞怀来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