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自律”真能治愈“懒癌”拖延症吗?投资or白费?( 八 )

“怕的不是花钱买自律,而是花钱之后,得到的只是表面上的自律。” 95后大学生赵丹告诉采访人员,为了提升自己,她参加了不少习惯养成训练营,但大多收效甚微,不仅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反而让自己更加焦虑,“兴冲冲报名一个减肥计划,每天跑步、跳绳、做操,强迫自己进入状态。可一结束,又重回原形。学英语也一样,明明天天打卡,但口语课上,说得还是磕磕巴巴。”

《习惯养成有方法》一书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主动性与自律相辅相成,习惯能够培养,但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前提在于认识某个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激发青少年的内在动机。

“有了内在动机,才能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为。”孙云晓建议,在习惯养成中,重视榜样力量,通过长期训练,进行行为强化。同时,要即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和引导,表扬良好的行为,矫正不良的行为,“要相信自己的无限可能”。(应受访者要求,除王立登,文中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