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的区块链,别把它变成毒药( 二 )
1799字 | 3分钟阅读
有一个男青年,在一家知名企业工作。他在相亲网站上发布了自己的简介。简介的封面上注明自己是工程师,但好几天没人点开,更没人搭理。后来他把封面修改一下,加了三个字,变成“区块链工程师”,很快就收到360多封求爱信。
2018年8月5日,我在首届中国区块链媒体社会责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面对五十多家中央媒体和二百多家区块链媒体,用这个故事作了开场白。
虽然无从考证这个故事的真伪,但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形却是千真万确的。《科技日报》在网站和新媒体上发布的报道,凡是和区块链沾边儿的,点击率都很高,高到明显超过一些稿件本身的质量或新闻价值。
- 《后谷歌时代》聚焦区块链经济 乔治·吉尔德携新作来沪
- 独家丨央行在深圳设立金融科技公司,运营贸易金融区块链
- 银保监会: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非法集资
- 大号被封,区块链已死?聊聊区块链的离奇演变
- 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
- "区块链"崩塌!银保监会,公安部,央行紧急提示:这些行
- 马云:我不支持比特币,但相信区块链
- 区块链自媒体大号遭封 传递虚拟货币监管新信号
- 还在担心数据泄露?Nuggets用区块链技术赋能电商支付新形态!
- 金融防风险剑指ICO利益链,区块链媒体公众号“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