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往事:结束一场贸易战有多难?( 七 )

但是贸易战还是没有真正结束。作为对关税下降的补偿,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加强了非关税壁垒。在《互惠贸易协定法案》生效之时,美国通过了《琼斯—科斯蒂根法案》,对食糖等农产品实施进口配额限制。1937年,美国又对牛奶制品、牛肉、土豆等产品施加配额,随后又对烟草、棉花、原油等产品增加配额。截至1939年,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进口商品都受到配额限制。此外,别忘了此前美元汇率已经大幅度贬值。

贸易战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的贸易保护思潮,在贸易保护思潮退去之前,贸易战很难真正结束,这中间还将伴随受惠于贸易战的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

美国这场由胡佛总统开启的贸易战,即便美国政府在两年之后就已经在赫尔的领导下试图停战,却也延续了接近十年,直到“二战”开始才真正结束。“二战”之后美国逐步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领导者,按照自己的意图构建了延续至今的国际秩序,实行自由贸易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贸易保护思潮才逐渐退去。但是每当全球经济有所放缓,贸易保护的阴影就会重现,比如20世纪70年代非关税壁垒的大规模兴起,比如当前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