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放了”1000年后,他们居然还往嘴里塞...( 十 )

这东西“放了”1000年后,他们居然还往嘴里塞...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吃货

说了素食主义先锋李渔,咱们再来聊一位跟他截然相反的吃货,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这位“不事科举,不求仕进,著述终老”的富二代,堂而皇之把吃喝玩乐耍到了极致。鲜衣怒马、琴棋书画、笙箫管弦、梨园花鸟,无一不涉猎无一不精通。在张岱的《陶庵梦忆》里,用了不少篇幅记述了自家的饮食生活和饮食品。张岱自称“越中好吃的人没有超过我的”,喜欢吃各地的特产,但是不合时宜的不吃,不是上佳的食物不吃。比如:“北京的一定要吃苹婆果、马牙松;山东的一定要吃羊肚菜、秋白梨、文官果、甜子;福建的一定要吃福橘、福橘饼、牛皮糖、红腐乳;江西的一定要吃青根、丰城脯;杭州的一定要吃西瓜、鸡豆子、花下藕、韭芽、玄笋、塘栖蜜橘;萧山的一定要吃杨梅、莼菜、鸠鸟、青鲫、方柿;台州的一定要吃瓦楞蚶、江瑶柱; 东阳的一定要吃南枣;山阴的一定要吃破塘笋、谢橘、独山菱、河蟹、三江屯蛏、白蛤、江鱼、鲥鱼。"而且不管多远,只要是自己想吃,就不惜时间去品尝,如不一一弄到手,绝不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