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央行正积极推进金融风险管控行业标准建设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标准是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本文中,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就“推进金融标准建设 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行了进一步讨论,阐述了金融标准建立的意义以及我国金融标准化建设的方法和要点。
关键词:
吴晓灵 金融标准 金融监管
约1900字
推荐阅读时间:10分钟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标准是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金融标准在其中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步入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为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传统金融行业转型与创新势在必行。
过去几年中,随着金融创新和对金融监管的规避,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业务之间的界限被逐步打破,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为主题的“大资管”时代。与此同时,资金空转、监管套利、链条过长、“脱实向虚”的新风险、新特征暴露出来。此外,“大资管”背景下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复合型、顾问型人才的稀缺,一定程度上成为金融机构转型的阻碍。
2016年12月28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牵头发起设立的金融行业标准《公司金融顾问(JRT 0139—2016)》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公司金融行业的首部行业标准,获得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独立金融咨询服务等多方机构的普遍认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金融标准建立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助于监管部门跟踪评估金融业务的风险特征,从而完善制度短板和监管空白。第二,有助于金融机构业务和技术的规范,进行有序合作和竞争,提高金融产品透明度和服务的质量。第三,有助于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依照标准来保护其正当权益,对加强金融教育和实现金融普惠也有重大意义。
目前,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主题。金融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金融活动在标准和规则下良性有序运行,提升金融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有效防止系统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进而与国际接轨,促进金融业的改革开放。
随着国家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人民银行科学防范,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目前正积极推进“金融风险管控行业标准”建设。开展金融风险管控标准建设,规范金融业务开展,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指引,是新形势下金融行业规范、平稳发展的要求,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工作的政策要求。
今年5月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国家标准委发布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形成了金融标准化顶层设计,提出了新型金融业标准体系。适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金融标准供给在逐年提升,基本覆盖了重点金融领域。
我国金融标准化建设起步晚,但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中国在金融标准制定方面也要提升竞争力和话语权。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业要加快自身供给侧改革。这既是供给侧改革对金融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这其中,培养符合金融标准的专业人才队伍至关重要。金融业持续健康经营发展需要大量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但是,目前我国专业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标准缺失,培养方法有效性不足,具备专业精神,善于进行专业分析、专业判断、专业管理和专业创新的人才就难以培养出来。
金融标准建设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应该更加深入地进行推广,引导消费者了解符合标准要求的标识,使用质量达标的服务,强化标准的社会公众监督手段。这符合金融普惠的精神,也是金融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金融机构在机制、产品、服务和人才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在融资、投资等各方面知识都很欠缺。普惠金融服务范围实际包含了企业,按照《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给出的范围,主要有两类,“一是在市场上可获得金融服务相对弱势的小微企业,二是贫困地区企业,最终目标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其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金融标准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包括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体系标准框架、金融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普惠金融标准体系框架、互联网金融标准体系等。
展望未来,金融标准化工作将进一步为金融监管提供支持,为提升金融业服务发展水平创建标杆,推动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
来源:金融时报、清华金融评论
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项目以“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为目标,培养各行业领军企业家的金融思维与金融视野,以“金融+转型升级”助力传统行业焕发全新活力,以“金融+创业创新”助力创新型企业腾飞,以“金融+改革突破”助力传统金融机构抢得改革先机。
报名信息
金融EMBA 2018级最后一次面试正式开启报名,招募行业领军企业家与金融领袖,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10日,面试日期10月20日-22日。
咨询电话
010-6279 8555 / 6279 9555
项目特色
聚焦金融:区别于通用管理方向企业家课程,金融财务相关课程超过 85%;
实践前沿:关注业界前沿问题的探讨和实践领域创新,80% 授课教授来自金融与企业实践的行业领袖;
驾驭资本:以资本推动整合与转型,来自企业界的学生中近 40% 担任上市公司最高决策者;
驱动革新:主导企业变革与创新,学生中企业创始人和最高决策者比例近 80% 。
你将
加入清华五道口
与金融共进
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项目依托百年清华丰厚的教学资源,保持与“一行三会”的紧密合作,量身定制出一套紧密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培养体系,以“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商业道德,具备金融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和全球领导力,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行业经验的中国金融家和积极参与金融资本活动的优秀企业家。
金融EMBA课程体系由五部分构成,即宏观金融政策、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公司金融和综合管理,金融财务相关课程超过 85%。
聆听全球权威切磋
聘请近百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权威实践经验的金融业领袖和专家担任授课教授与硕士学位论文导师,80% 授课教授来自金融与企业实践的行业领袖,其中:
近40% 为中国金融改革三十余年的权威亲历者;
近30%在大型金融机构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近30%的授课教授为国内外一流大学教授;
超过90%的论文导师,拥有国内外知名学府博士学位;
10 余名论文导师获得中国经济学术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与领袖同行
自2012年9月首期班开学以来,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已招收十期近1200名学生。前十期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资深:平均年龄45岁。
高知:已经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超过70%,已经读过EMBA的学生接近40%。
领袖:董事长、总经理、CEO等企业最高决策者占比76%,各类机构高层管理者占比接近100%。
龙头:十期学生总计覆盖了近270家A股及海外上市公司,近30家公司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跨界:金融机构和实业界学生分别占比约40%和60%,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打造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卓越的学习平台。
广泛:学生分布在全国34个省市地区。
张维功
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
2012级学生
杜鹃
国美(HK.002223) 决策委员会主席
2015春季班学生
陈生强
京东金融(NYSE.JD)CEO
2014春季班学生
俞熔
美年大健康(SZ.002044)董事长
2016秋季班学生
编辑:PANDA
“一带一路”东南亚班专题
与东南亚领袖共同探寻“一带一路”新机遇!金融EMBA东南亚项目正在报名!
“一带一路”为纽带:中马领袖共商东南亚与中国新机遇
多层次探究马来西亚:“一带一路”为东南亚带来哪些新机遇?
教育先行!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一带一路”东南亚项目开学
杨斌副校长寄语金融EMBA“一带一路”东南亚项目首期班
吴晓灵院长寄语金融EMBA“一带一路”东南亚项目首期班
APUS李涛:愿做中外企业家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丹姑Zafrul:与阿里共同推进全球数字自由贸易区
| 视频+文字
丹斯里吴明璋:马来西亚从“一带一路”中看到无限商机与发展潜能
| 视频+文字
拿督斯里谢清海:从中国巨大转变中汲取经验
| 视频+文字
刘伟瀚:中国金融未来十年将成为世界的焦点 | 视频+文字
朱俊伟:分享“一带一路”和全球化的视野 | 视频+文字
1、公众号后台直接回复
2、或加微信65718230
3、或发邮件到tangxl@pbcsf.tsinghua.edu.cn
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
倾听“一行三会”为代表的
主流金融权威观点
微信号:wdkemba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在线报名金融EMBA
↓↓↓
- 颠覆!英央行承认金融科技公司有望超越传统银行
- 晨会聚焦171215 | 宏观:杠杆撬动的5BP—评央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发行3元10元贺岁纪念币 来看看3元硬币什么样
- 今天,央行再放大招!传递两个重要信号
- 央行发布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管理办法:统一自动质押融资利率
- 好消息 | 今天,央行开始发行3元、10元硬币!快看长啥样?
- 一个大好消息!今天,央行开始发行3元、10元硬币!快看长啥样?
- 欧央行利率决议前瞻:黄金还要经受考验
- 张志安:培育理性积极的网民心态
- 最新|继美国加息后,中国央行上调公开市场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