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增刊】关于酒

  导读: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存在着,但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酒文化都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就赋予了酒特殊的意义。酒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生得一知己难,把酒言欢对空盏。让我们一起走进醉人的酒文化。

【国庆增刊】关于酒

1

古代春节喝什么酒

酒从产生的那天起,便开始浸润人类社会,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是酒文化王国,饮酒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春节饮酒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礼记月令》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新的一年开始时,天子总要亲自行迎春之礼,向上帝祈祷五谷丰登,然后举行宴会,时称“劳酒”。

唐代宫中守岁,常常大摆宴席,让侍臣应制作诗,歌舞升平。皇帝大臣如此,一般的骚人墨客是夜也往往饮酒赋诗。宋时不仅“守岁”,还有“馈岁”、“别岁”等花样,样样都离不开酒。

明人沈宣有《蝶恋花·除夕》诗云:“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可见饮“分岁酒”,乃是古代除夕大餐的重头戏。

古代春节到来时,人们全家喝椒花酒(椒柏酒)、屠苏酒以防瘟疫,同祝吉祥、康宁、长寿。汉代人们过年时喝的是椒柏酒。据东汉人崔寔的《四民月令》,这是一种“保健酒”,即用椒花和柏叶浸泡的酒。

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意思是年纪小的孩子,过年了就长一岁,值得庆贺;而老年人过年了则意谓着少了一个年头,变老了,因为一年比一年老,故并不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最后喝。

北周庚信则在诗中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饮椒花酒前,还要致新年祝辞,称之为“椒花颂”。

到了魏晋时期,过年所喝的酒增加了一种,也就是“屠苏酒”。世人普遍认为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

古人十分重视酒礼,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没有一页不提到礼,没有一页不提到酒。酒与礼成了一对孪生兄弟。虽然现在人们不是那么讲究酒礼,但还是要注重最起码的酒礼,就是要礼让长者、尊者、贤者,饮酒要有节制,劝酒不逼酒,使畅饮不致大醉。

【国庆增刊】关于酒

2

强身健体,药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酒,是中药炮制中常用的液体辅料之一,大体分为白酒和黄酒两种。

白酒是用粮食加曲酿制而成,为白色透明液体,气味芳香,一般含乙醇50%~70%,并含高级醇类、脂肪酸类、醛类等;

黄酒是用糯米、酒药、红曲和水为原料,经酿造、发酵而成,为淡黄色澄明液体,味醇气香,一般含乙醇16%~17%,并含有麦芽糖、葡萄糖、甘油、乳酸、氨基酸、琥珀酸、酯类、醛类、矿物质等,其中以绍兴黄酒为最佳。正由于酒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因而,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在中药材的炮制加工中广泛应用。

近代以来人们作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酒是一种较佳的有机溶媒,药物的多种成分,如生物碱其甙类、鞣质、盐类、苦味质、有机酸、挥发油、树脂、糖类及部分色素等水溶性和脂溶性物质都易溶于酒中,而药物经酒炮制后,能缓和药物的寒性,增强药物活血通络的作用,引导药物上行直达病所,入汤剂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并有矫正药物不良气味,便于服用的作用。

酒还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能较久地防止药材的虫蛀、霉变。在古代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对酒的药用作用也有较多的记载。如用酒兑服治疗诸伤;用酒冲洗伤口用于消毒;用酒兑服、酒洗药物,治毒蛇类咬伤;用酒冲服药物治疗石淋;用酒炒药物治金伤;用酒蒸药物治癃病等等。

【国庆增刊】关于酒

3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过度饮酒的后果?

早在元代,医学家胡思慧就将酒的利弊总结为“酒味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胃肠,消忧愁,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是也,饮酒过度,丧生之源”。这段话基本上把饮酒的利弊都恰如其分地说出来了。

过量饮酒最明显的危害就是人们常说的醉酒,实际是酒精中毒。如果是慢性中毒,可以导致心脏跳动加速,血管硬化,动脉硬化导致脑供血不足,大脑功能衰弱;酒精刺激胃,破坏黏膜,因此好酒之徒多有胃病,严重的造成胃溃疡,长期溃疡会引起癌变,后果不堪设想。

酒精刺激下,血液循环加快,过量的饮酒会造成大量的热急剧散发。散发后人体热量不足,更容易得感冒一类的“小病”,而现代认为这类小病是大病的前奏。急性酒精中毒,可以使人中枢神经麻痹或心脏麻痹,可以诱发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脑血管破裂。

酒成瘾以重体力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较低者为主要高发人群,患病率随年龄而上升,40~50岁左右是高峰。除了一次饮酒过量所造成的即刻性影响(俗称为酒醉)之外,一再不断大量饮酒会造成多种严重的长期性疾病,饮酒对各种人体器官的影响如下。

  长期大量饮酒,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肝硬化。

  酒精性脂肪肝。

【国庆增刊】关于酒

4

一定要注意适量就好,适量饮酒的好处

中国饮酒人群的不良现状,其根源在于“饮酒务必尽兴”的旧习俗。尽管许多人都能意识到过量饮酒会损害健康,但在个人行动和潜意识中,纵情畅饮的痼疾仍在作怪,认为喝酒就要喝个爽。但是——

 

少喝一点,喝好一点这样喝酒才带给你健康,而不是伤害。 

  酒好比是一把“双刃剑”, 过量饮酒有害健康,而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而每个人在饮酒时,还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确定适合自己健康的饮酒量。同时,建议饮酒最好要与就餐同时,不宜空腹饮酒。 

   以下人员不应饮酒:儿童、青春期少年、孕妇,驾驶、操作机械设备者,以及从事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者。另外,服用药物者。酒精往往可改变药物的效果或毒性,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适量饮用红酒随着消费层次的提高,喝酒要品而不是狂饮,我们应该从喝高度酒转变到喝点红酒,这样我们的身体健康外,我们酒桌上的陋习也会发生了真正转变。让喝酒成了一种享受少了些伤害。

【国庆增刊】关于酒

【国庆增刊】关于酒

本期编辑:年耀红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洱源科普

【国庆增刊】关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