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是不是当编辑特别容易感到幸福?

比如这时: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还有这时: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看到这样的话,也不是不欣慰的: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有一天早上,六哥给我发微信,道:

芳州,我昨晚梦见咱俩去参加书展,跟人会谈,那人介绍的书都特别棒,我只记得你不断在尖叫,书名都特别好,连封面都历历在目。今早醒了书名又都忘了,娘的。

跟着六哥流窜于书展中,到各个摊位去跟版权经理会谈的情景,太过真实了:见到好书,我真的会苍蝇搓手特别兴奋,连连惊叹(并不算尖叫),难掩激动之情。六哥作为一枚老谋深算的天蝎,当然要含蓄一些,但也常常忍不住流露出极为舒爽的情绪,甚至多次做出当场报价这种事。

当初我们肩背手提着仅有的一套《大自然》各处展示,说服版权所有人把书托付给我们。如今,合作伙伴们纷纷登门(我们已经出的书也肩背手提不动了,必须上门看),换成他们拖着箱子带着新书,要把他们的孩子托付给我们了。上月来了三拨。

我看到好书还是难掩激动之情,只是现在我们都冷静多了,报价之前都再合计合计,挑剔挑剔,盘算盘算。不过一天到晚都能接触到令人激动的书、好玩的人、惊喜而幸福的瞬间,是我工作的常态,常常过得像翻滚过山车一样刺激。

举个例子,我寻常一天的工作是这样的(别忘了编辑没有下班时间):

晚间地铁上,我通过微信辗转联系上一个译者,跟她说明来意,请她将十几年前翻译的一本书的译稿再授权给我们使用。

这套书有三本,十年前我偶然在一个“图书菜市”三块钱一斤的摊子上挑出来,读后非常喜欢,其中有不少段落和句子,给了我振聋发聩的震撼,改变了我的一些成见,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做书这么多年,一直在想这样的书还有没有机会重新出。那种震撼、那种改变、那种新的思考角度,不就是我做书想要带来的吗?

做读小库后发现这几本书正可以放入读小库12+的级别,成年人也一样可以阅读。于是通过代理辗转找到这个版权。

十几年的时间跨度,线索就隐藏在字里行间。我看到三位译者中有两位,在译后记中落款为南京。我想,会不会是南京大学法语系?十七年前,也许她们几个都是同学……

就这样,通过如今为我们做翻译的南京大学法语系的译者,一问就联系上了其中一个,另外两位也都顺利找到。

其中一个译者跟我说:“想不到,这本书也能再版。”

另外一个说:“谢谢你的慧眼。”

我给她们讲了这三本书是如何陪伴我十年,给我带来了何种影响。应该是我感谢你们。

我还贱兮兮地把我写的关于法国出版的文章发给新认识的法语译者们看。

这一晚上密集的微信聊天,让我倍感充实。我想她们也会开心的。毕竟,翻译和出版的意义不就在此?

一大早,我们的一位代理Tracy的微信已经在等着我了:**合作已经敲定,几个细节再确认一下,合同草拟中。

啊,一下子醒了!毕竟,这个项目我也已经盯了好几年。与作者的联系一度已经进入了实质阶段,却又突然失联。其他的联系也都石沉大海。前面几年默默地惦记,一点一点线索地联系,加上读库近几年实力慢慢地增长,不就是为了这一刻?

可是,毕竟距图书真的上市还有一段时间,我把涌上来的欢呼咽了下去。

下午,给读库的小伙伴们讲书。

这虽然是一套很简单的小书,却每一本都有个小包袱,有个意想不到的小转折。

当我揭晓转折的那一刻,几个同事的眼圈红了,其中两位流下了眼泪。我略感惊讶,随即被一阵成就感淹没。

这是市场部的同事,我感动了她们,她们会玩儿命去卖这些书。

我期待着这些书再被这样讲给孩子们。他们不知道会不会获得同样的感动?

可能离这样的时刻还有两个月,我只是回味了一下这一刻的小甜蜜。继续工作。

读库设计总监艾老师也是这样一个特别容易感到幸福的人。她拉住我分享了她今天的一个幸福时刻:一位朋友来访,艾老师给她介绍了读小库的系列产品,其中有很多法国引进的图书。随后,这位朋友说,啊,我在法国见过一套图书,虽然是写给小朋友的哲学书,但是写得特别好,解决了我很多人生问题,你们把它们出了吧!这位朋友兴奋地描述了半天,艾老师云淡风轻地拿出我们的“少儿哲学丛书”,道:你看是不是这些?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那位朋友的眼睛一亮:天啊,就是这套!

我们每天默默付出的努力,就是为了迎来这样云淡风轻的一刻,淡淡地说:“嗯,是我们做的。”

这一刻,离我们初次的尖叫、激动、兴奋、潮水般的幸福,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

有些时刻,只属于我们自己,已经无法记录和分享。

但这已足够。

本文作者:芳州 · 读库编辑 |个人公众号:寻找局外人

做書经授权发布,转载请申请原作者授权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一个编辑翻滚过山车般的一天

??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