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 点击上方“市南教育体育”关注我们

小学孩子可以享用初中教育资源?小初衔接可以轻松过渡?如何减缓初中孩子课业压力,如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发展中不断探索的命题。以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青岛第五中学)为主导的市南区东四学区在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上不断进行新尝试。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近日,市南区东四学区六年级的孩子在魔幻美丽的烟雾中开启了“好玩科学秀”的课堂。这是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青岛第五中学)与东四学区内小学联合发布的初小STEM+课程项目启动第一课。无色无形的空气藏在纸箱中能跑出一圈圈的空气炮弹,美丽的干冰世界使孩子们置身于梦幻天堂,科学的领域变化万千,如此丰富有趣!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但如果你只是把这场科学秀当做一次普通的STEM创新活动,那可能错过了鉴证一场创新变革的开端,这看似普通的STEM创新课程背后其实暗藏玄机。这只是东四学区推动教育一体化新尝试的一个开始,由它牵引出的将是整个学区不断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初小STEM+课程项目初步设计以“1+3”(六年级+七八九年级)为项目年级。在校时间(含部分双休日)以知识学习、实验研究为主,寒暑假将以“训练营”的研学行项目为主。校内外互为补充,真正落实“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知行合一理念。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青岛第五中学)刘青山校长希望学区能像“一家人”一样携手前进,打破原有教学固化模式,节约教育资源,并且借用外部优质资源,让课堂走出教室,甚至走入社会。学校将专门制定适用“一体化”的校本课程,并引进国外纯英文数学教材,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国际化思维。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加强资源共享融合,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青岛第五中学)有体育馆,创客中心,机器人教室等众多优质硬件设施,学区内小学可能因空间限制有些资源无法配置。通过学区教育一体化,资源可以共享,加大了资源利用率。

加强六年级过渡性,减少初中压力。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虽然小学阶段可以给孩子更充分的发展兴趣的时光,但只有三年的初中则显得有些匆忙有压力。不断推动区域一体化,通过课程融合,让孩子在六年级阶段就享受初中阶段的优质资源。孩子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课,初小STEM创新课程“1+3”模式可以让六年级孩子早一步适应中学节奏。

如今十分注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未来发展也将是创新型人才获得优势,义务教育中创新是个必提的课题。学校由部分学生开始尝试,到学区内六年级逐渐普及,重新规划小初衔接阶段课程,利于学生创新课程一贯制培养,帮助学生轻松度过过渡期。

1+1>2,促进区域教育共发展。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青岛第五中学)拥有优质的硬件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与国际接轨的创新课程,这些资源如果共享给学区内的小学,就会为孩子在小学阶段提供更多可能,按照学区制,这些小学孩子将来也会是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青岛第五中学)的学生,逐渐打破小初隔阂,更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制优势发挥,达到1+1>2的效果。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以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青岛第五中学)为主导的区域教育一体化,是学区内学校共同努力的新举措。学区内不断召开研讨会议,共建特色校本化课程,求同存异,包容发展,一起为了学区内孩子而努力。在新举措步步推进的过程中,一定会展示给我们一个系统化、立体化的义务教育一贯制培养新模式!

((注:本文转自“青岛教育头条”))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

青岛大学实验中学引领区域教育新变革,推动建设“一体化”“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