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英语启蒙,需要不怕丢脸的父母

小编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学英语的过程中,不愿意或者不想开口,怕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出错以及露怯,有损父母在孩子心目中高大的形象。更有一些高学历的父母,担心自己不够纯正的美音或英音,将孩子的英语启蒙带入发音的误区。

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亲子阅读,先是亲子,其次是阅读;相伴成长,先是相伴,然后静待成长。父母与孩子一起见证双方的进步,难道还有比这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吗?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样一种观点,敢于开口、乐于开口的父母可能不完美,但是往往更真实与有趣。这种潜移默化的培养不仅仅是英语上的启蒙,更能让自己的孩子更自信。

在一本正经与有趣之间,相信越来越多的父母会选择后者。

我发现,有些父母,很有魅力。

他们能把听起来不熟练的英文讲得非常生动有趣,敢去跟孩子说一些自由的话题。不完美,却特别真实可爱。

太多父母在孩子面前怕丢脸,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束缚。如果怀着好玩、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心态,或许会收获不一样的乐趣。

1

不怕「丢脸」的父母,往往都很有趣

思考一个问题:新手爸妈应该如何高效地陪伴孩子接触英文阅读?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50%以上的新手爸妈都没有掌握英文启蒙最核心的方法。

很多爸妈特别努力,给孩子选各种书单、抓紧一切时间带孩子上英文班、听各种大咖的线上分享、甚至带着孩子见外国人,但总是感觉收获不大,启蒙了几个月,也看不出孩子的成长。

不是努力没用,更不是IQ不够,是方法不得当,没抓到要领。

其实,当你觉得收效不大的时候,不妨先刹一刹车,停下来,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真的学会启蒙方法了吗?我给孩子的英文阅读有什么问题?我过去几个月的阅读是有效的吗?我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启蒙方法呢?

一说起跟孩子讲英文,许多父母都避之不及。中国的传统意识中,总是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丢面子。于是,很多父母,要求孩子说英文,希望孩子经常在公众面前讲出来,自己却绝不开口。

但其实,大胆开口的父母更真实和可爱。

就像在最初爸爸去哪儿里田亮每次喊出「森碟」,大家都觉得好笑又可爱一样,为这个冠军老爸增添了不少亲民分。

马云对英语的狂热,也是众所周知。那时候马云的家就住在西湖边上,他一有空就往西湖边跑,一看到外国游客,不怕说错和丢脸,主动凑上去和人家练几句。他经常免费给老外当导游,骑一辆自行车载着他们满杭州城跑。

孩子的英语启蒙,需要不怕丢脸的父母

▲马云在杭州交到的一生挚友

在一次我们的交流活动中,在场有来自15个家庭的父母。其中一个环节是父母要还原在家为孩子读英文的场景。

很多父母都羞于表演,这时一个父亲站起来。他一开口,在场所有人都大笑了出来。

——因为他带着方言味道和并不标准的语音,与大家的期望相差甚远,可是当这位父亲声情并茂地讲完了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的故事,在场所有的父母为他热烈鼓掌。

我们并没有因为语音语调而持有偏见,更多地我们被他为孩子读书时单纯的目光和勇气所感染。

在这位父亲之后,很多父母都深受感染,纷纷要为大家朗读。

2

在「丢脸」中突破局限,与孩子一起进步

不害怕丢脸,换个说法,也就是不怕试错。

父母往往愿意说孩子,「大胆说出来,别怕错……」其实自己最怕出错。于是在犹豫不肯说的间歇,已经错过了跟孩子一起互动的机会。有些父母甚至担忧自己语音不够标准,而拒绝为孩子读绘本,转而用放录音代替。

但是怕跟孩子讲英文,不跟孩子一起去学习,往往也失去了更多可能性。

很多人总是说黄磊的女儿黄多多敢于讲英文,英文讲的流利标准,但是作为父母他们也没少下功夫。

其实,不管读什么样的学校,父母的功夫都必不可少。黄磊分享了多多在英语学习上的「三大秘籍」。

秘籍一:黄磊就是多多的学习伙伴。

「多多会和我讲在课堂上学到的,我也会陪她写作业。有时候是编个故事,我陪她一起想象,收获快乐的同时,英语水平也日益进步。」

秘籍二:让孩子来当老师。

除了完成课堂作业,多多从英语课下课回家后喜欢当「老师」,把课堂上学到的教父母一遍。黄磊说,这个时候他总是虚心接受多多的「教导」。

秘籍三:黄磊常会陪女儿看英语读物。

「经典人物很吸引孩子,也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经典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书,能让孩子在练习英文发音的同时增进理解能力。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大胆开口说,首先父母是不能躲避的。

启蒙这件事情,会有很多经验谈和方法论,不少人认为其实方法只要不跑偏,重要的全部在细节中。

不全对!启蒙的过程中,有一个理论框架是对的,比如对于儿童大脑发育的认识:越早干预越好,而且父母的互动胜过一切机器行为;再比如启蒙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语言材料,体系可以从童谣到绘本阅读再到分级阅读。

细心很重要,因为原则上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

据我对大多数启蒙做得好的家庭的认知和观察,父母都是细心的学习者和观察者,不少有着蒙台梭利学派老师的敏锐洞察力。

孩子的英语启蒙,需要不怕丢脸的父母

▲黄多多给钢琴老师的英文信

3

打破固有思维,开口讲英文

最近朋友圈里风靡着阅读打卡的活动,「外国老师」请回家的信息也经常刷屏。每个成人都在为自己,或为孩子找到最专业、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但是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还是任何软件和媒体都不能替代的。

许多突破,往往是在父母的持续学习和不怕丢脸中达成的。

郎朗在北京学钢琴时,父亲为了配合教师的练习课,父亲每次都站在教室外仔细记录上课内容,下课后回到家,然后监督他认真完成。为了让郎朗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父亲更是比郎朗还要下功夫。

我们如今看到徐静蕾多才多艺,随性洒脱。与父亲的努力也不可分。

徐静蕾小时候,市面上育儿书籍有限,她的父亲就去到图书馆手抄育儿笔记学习来教育女儿。

孩子的英语启蒙,需要不怕丢脸的父母

▲徐静蕾父亲去图书馆做的育儿笔记

父母经常抱怨自己英文差,开不了口,但是看到那些亲子共读成功的案例又羡慕不已。

其实英文启蒙的书籍不难,英文游戏也不难开展,难的是父母不怕丢脸,勇敢地迈出一步,与孩子一起学进步。

许多人都在用最质朴的方法学习,而怎样的学习,也决定了自身以及孩子生命的广度和宽度。

在某种程度上,父母越不害怕,越敢于修正自己的弱势,并大方与孩子交流,孩子受到的良性刺激越多,成长越快。这种成长,不仅是语言的习得,甚至是大脑的开发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求孩子的父母很多,不怕丢脸,学在孩子前面的却很少。我们需要反思和行动。

4

平心静气地来爬「开口说英文」这座山

其实,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具有挑战。

很多父母担心一本正经与孩子讲英文会缺乏信息量,也略显尴尬。其实,完全可以采取家庭中最常见的游戏方式,慢慢跟孩子开口讲英文。

在我们的家中,除了日常对话,我们喜欢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开展自然而然的对话,这样对父母英文水平的要求不会太高。

我们可以把家庭活动分为手工游戏、模仿游戏、数学游戏、字母游戏等等不同的小专题来与孩子互动,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与孩子用简单英文对话。

如此一来,孩子既能在游戏中灵活学会英文,又能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

孩子的英语启蒙,需要不怕丢脸的父母

孩子的英语启蒙,需要不怕丢脸的父母

写在最后:

在某种程度上,对看似在孩子面前「丢脸」的人和事儿越多,亲子关系也会更开明和进步。

强装一本正经的父母很多,有趣的成长伙伴却很少。

孩子的英语启蒙,需要不怕丢脸的父母
学好英语,感悟世界变迁关注灵格风头条,新鲜资讯抢先看孩子的英语启蒙,需要不怕丢脸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