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取"17亿新片或亏上亿 乐视影业能翻身吗?
年初被贾跃亭“掏空”一半资产的乐视影业,年底又被《奇门遁甲》补了一刀。
《奇门遁甲》和《芳华》两部大制作上映,上周末开始贺岁档的竞争正式进入白热化状态。截至12月19日晚10点,《奇门遁甲》的票房累计票房超过2.7亿,《芳华》已超5亿。
仅仅一个周末,两部原本势头旗鼓相当的影片已经明显拉开了差距。提档至14日晚间起映的《奇门遁甲》比《芳华》还率先实现票房破亿,然而随着两片相差较大的口碑逐渐传播开来,到上周日《奇门遁甲》的票房已经完全被《芳华》碾压。
《奇门遁甲》的制作成本达到2.5亿,是乐视今年投资最大的电影项目。然而按照目前的票房预测来看,回本的任务相当艰巨。猫眼专业版多次调整了对《奇门遁甲》的总票房预测,但即使以最高的3.4亿预测总票房来推算,《奇门遁甲》的亏损可能也会上亿。
在贾跃亭远走美国后,孙宏斌全面接盘乐视。8月末融创中国(HK01918)曾发布公告,将乐视影业的财务状况公之于众——乐视影业不仅2016年实现的净利不到承诺的30%,还被乐视控股挪用了相当于一半资产的账款。随着贾跃亭近期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笔账款能否追回面临着不小的问号。
接近年末,乐视影业正在加速“去贾跃亭化”的步伐。在乐视影业一个月前宣布将更名新乐视文娱后,乐视网12月18日晚的公告进一步透露,乐视影业拟在股权方面进行调整。而新乐视文娱董事长兼CEO张昭近日更对每经表示,新一轮融资正在推进中,而大部分项目都推到了明年,希望以此争取外界对其明年业务的信心。
不过如今《奇门遁甲》票房失利,为乐视影业的重生之路又多添了一重考验。
豆瓣评分4.8不及《长城》,口碑时代大导演、大制作不灵了?
在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口碑决定影片票房走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11月24日上映的《寻梦环游记》首日排片只有9.8%,票房也只有1200万,但在豆瓣超过9分的评价以及大量正面影评传播的助推下,《寻梦环游记》的排片一度超过40%,目前累计票房已超过了10亿。
《奇门遁甲》和《芳华》的票房表现差距再次体现了这一趋势。
在《奇门遁甲》和《芳华》首映前一周的周末,双方便先以“点映”形式进行了第一轮大规模的较量。点映之后,《芳华》在豆瓣的评分高达7.9分,随后片方依靠良好的口碑发酵再掀起了一波营销;而《奇门遁甲》点映之后,豆瓣评分未有显示,但在短评区域已存在大量差评。
作为本次主控主发《奇门遁甲》的乐视影业,于13日突然宣布《奇门遁甲》从12月15日提档至14日18点。然而《奇门遁甲》虽然提档了半天,但与《芳华》一样,都是到15日晚间宣布票房破亿,相差不过半个小时。
然而并不是所有网友都接受这样的宣传点。
“像漫威和正义联盟这样的大IP,是经过大量编剧团队几十年的创作,才逐渐完整了宇宙观的设定,并奠定了其深厚的文化基础。《奇门遁甲》几句话就带过了背景交代,中国版英雄大战外星生物,不管英雄和反派,都太单薄了,没有文化基础,没有对剧本进行深度创作。”知乎影视大V李傲文认为。
目前知乎关于《奇门遁甲》的讨论还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单一问题浏览量超过18万。赞数排名靠前的影评人士伊文西,对影片的“章回体”叙事进行了吐槽,认为电影叙事松散,角色混乱,逻辑硬伤太多,采用“章回体”就是为了掩盖了电影的叙事松散。
豆瓣排在第一的影评只给《奇门遁甲》打了1星,认为2017年的《奇门遁甲》跟1982年老版的《奇门遁甲》对比,在想象力上没有任何进步,并用“页游版的既视感”和“渣穿的特效”来形容该片的制作水准。
这样的差距也很快反映在了票房表现上。猫眼数据显示,15日周五当天《芳华》和《奇门遁甲》综合票房分别为7591万和6748万,差距仅800多万,而到了周日《芳华》单日票房达到了1.09亿,是《奇门遁甲》当日票房的一倍还不止。
事实上,就贺岁档来看,奇幻、动作题材的《奇门遁甲》原本受众面比《芳华》更广,上映前的预排片也高于《芳华》,但目前预测总票房还不到《芳华》的一半,更能说明如今口碑左右票房的巨大威力。
《奇门遁甲》回本艰难,乐视今年主控四片集体低迷
按照国内的票房分账原则,一部电影一般要实现3倍于成本的票房才能实现回本。
此前《奇门遁甲》制片人魏君子曾表示,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超过2.5亿。这意味着《奇门遁甲》的票房可能要到7.5亿,才能保证以乐视影业等投资方回本。如以猫眼预测的最高3.4亿的总票房来计算,乐视影业等投资方能回收的票房最多也不会超过1.3亿,这意味着《奇门遁甲》可能会面临上亿的亏损。
乐视今年主控的四部电影票房表现都相当低迷。《“吃吃”的爱》尽管有蔡康永和小S再度合体的话题热度,但票房仅有2750.3万,完全跌破映前预期。即使算上台湾票房,要回收5500万元的成本也并不容易。
而《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和《推理笔记》在票房上更是毫无水花。前者在改档国庆上映四天后又匆匆宣布撤档,票房仅有877万,三度改档的《推理笔记》最终票房只有1009.76万。
2017-2018贺岁档,乐视选择了押宝《奇门遁甲》,这也是乐视影业更名新乐视文娱后的第一场重头戏。但目前来看,就算有贺岁档加持票房也不尽人意,《奇门遁甲》或将成为乐视影业2017年亏损最多的一部电影。
贾跃亭“拿走”乐视影业17亿,融创中国未进行减值计提?
按照张昭此前接受每经采访时的说法,乐视大部分的项目都推到了明年。这当中应该包括了张艺谋的《影》、郭敬明的《爵迹2》以及动画版的《狼图腾》等上半年乐视片单中出现过的项目。
但在推进这些项目之前,乐视影业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外界对其财务情况的关注。
8月末融创中国曾发布详细的乐视相关公告,乐视影业的财务情况露出了冰山一角。
根据此前乐视网的公告,乐视影业承诺2016年至2018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亿元、7.3亿元和10.4亿元,3年承诺利润合计高达23亿。而在此之前,2014年和2015年乐视影业的扣非净利润,只有6444.84万元和13616.54万元。
然而根据融创中国8月末的财报,2016年,乐视影业实现营业收入10.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为承诺净利润的28%,业绩远低于预期。
报告还显示,2017年一季度,由贾跃亭控股的乐视控股拖欠了乐视影视17.08亿账款,而这笔钱相当于乐视影业2016年总资产的50%和营业收入的155%。融创中国对乐视网和乐视致新的投资分别计提了减值准备;但由于贾跃亭当时并未卸职,也未赴美国,银行也未冻结乐视控股相关资产,所以融创中国未对乐视影业这笔巨额欠款减值计提。
乐视控股拖欠的17亿巨款,在一季度占据乐视影视全部应收账款的70%以上。然而根据融创中国的减值计提标准,超过10%就应当列为单项重大金额,进行单独减值测试。
而12月11日和15日,乐视控股大股东贾跃亭因拖欠账款问题,两次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财会行业人士表示,考虑到贾跃亭已远赴美国并被国内法院数次列为“老赖”,融创中国应对这笔17亿的账款进行全额减值计提。
乐视影业不是唯一一家被乐视控股拖欠巨款的乐视系公司。12月15日,乐视体育的股东将乐视体育告上法庭,指控其法定代表人CEO雷振剑等人,在2016年4月到7月之间,违反公司章程,为乐视控股提供约40亿元的借款。截至目前,乐视控股还有约25亿元资金尚未归还。
而目前,乐视控股是否已向乐视影业还清账款,还不得而知。
今年,孙宏斌掌控的融创中国曾通过天津嘉睿入股了乐视网、乐视影业和乐视致新,其中以10.5亿的价格受让了乐视影业15%的股权,成为乐视影业二股东,乐视影视估值随之从98亿降到了70亿;此后孙宏斌继续增持乐视影业,目前持股比例达到21%。
乐视影业作为乐视旗下的三大优质资产之一,孙宏斌以10亿入股15%,一度被外界认为捡了个大便宜。然而需要考虑的是,乐视影视在2016年《盗墓笔记》收获10亿票房的基础上,实现的净利不到承诺的30%,那今年乐视主控影片票房都不如意的情况下,乐视影业2017年的业绩又当如何?
若乐视控股尚未向乐视影业还清账款,那么在贾跃亭被法院列为“老赖”后,他“拿走”的这笔17亿账款会给乐视影业带来不小的麻烦。按照融创中国披露的信息,乐视影业2016年的总营收为10.98亿元,若2017财年对这笔17亿账款全额计提减值,那么乐视影业的利润表将会“十分难看”。
自今年4月因重组乐视影业事项,乐视网申请停牌至今已有8个月。截至12月19日,乐视网仍然处于停牌之中,总市值611.58亿,距离2016年6月3日公布重组乐视影业方案复牌时的股价,市值缩水了一半。
>>THE END<<
文章来源:网易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等综合整理!
声明:文章部分来源于转载,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 2018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剧透:10部门4亮点3个"最"
- "跟着人民日报领悟新思想"之一:总书记种下"信心
-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一带一路"打造全面开放新平台
- "火箭蛋""香死你"会持续吗? 调查:农产品价
- 增强"四力"固本强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
- 网友质疑"徒手接坠楼女"照片真假 警方这样回应
- 有人被骗3000多万!证监会紧急发文:网络直播平台"非法荐股
- 国务院一锤定音!个税、社保费率又有新动向,还给一拨股民发&quo
- 证监会紧急发文:网络直播平台"非法荐股"有风险!警方
- 遂宁这家店被很多家长"找上门",他究竟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