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1

专家:世界航天格局中

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

中国航天迎来了年尾的高密度发射:从11月初北斗三号“一箭双星”开启北斗全球组网,到12月11日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30余天进行了6次发射,平均6天就有一枚长征运载火箭升空。

从全年看,第一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太空加油”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验证完成,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完成了第二步,进入了第三步——空间站阶段。

在世界航天格局中,美俄是公认的航天强国,加上欧空局,都处于第一梯队;中国、日本等则处于第二梯队,中国算得上是第二梯队的“领头羊”。中国作为航天大国,正处在向航天强国发展转变的阶段。

专家认为,我国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在航天基础理论研究、先进材料与先进工艺、试验设施与试验方法、空间科学与空间应用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没有达到或超越美、俄、欧等世界航天强国的先进技术水平。

孙泽洲说,美俄等航天强国先后实施了200多次深空探测任务,足迹遍布太阳系各类天体,实现了从飞越、撞击到着陆、取样返回的递进式发展,获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果,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在探测距离、探测目标多样性、探测能力等方面,我们都有较长的路要走。在具体技术层面主要表现为有效载荷技术、轻小型化技术、自主导航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储备还存在差距。”

采访中,不少航天一线专家同时提到,元器件、原材料和工艺等基础性工业水平,成为制约航天技术发展的短板。例如,在风云四号研制过程中,一个很小的感应同步器由于精度指标要求太高,挑战了国内工业水平的极限。目前一些高性能材料、元器件还不能自主制造,只能依赖进口,成为走向航天强国的障碍,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更新换代。

“一直以来,我们中国人努力突破技术封锁,凭借自力更生硬闯出一条航天发展道路。但在其他国家都在加快航天事业发展步伐的情况下,我们不做好规划,就很容易被甩在后面。”杨利伟认为,没有创新,航天事业就没有活力,需要探索用创新的机制去努力打破航天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步伐,持续提升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究。近期的任务主要是建成我国第一座空间站并投入运行,实现月球采样返回,以及完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等。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这个专家的观点还是比较靠谱的,我们虽然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很多关键分系统、关键元器件还没有突破。已经取得的成就,跟美国前苏联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认清现实,才是制定战略、向正确方向迈进的基础。

新闻链接: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71218/31831179.html

2

 农村数据抢夺战:奇招频出,

遥感卫星盯住农田,

摄像头监测猪圈

什么样的数据,在农村是最为重要的?

生产数据。

比如,一个养猪的农户,就得去看他建了多大的猪圈,养了多少头猪;一个水稻种植户,要看他有多少亩地,种了几茬水稻。

以前对于生产数据的采集,大多公司是深入田间地头:去丈量下土地,去猪圈里数数猪。

如今,很多公司有了创新的高科技玩法,比如有一家公司,推出了遥感卫星技术,从天空监控农田是否在种植。

而还有一些农村金融平台,也会在农户的猪圈里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测农户的养殖情况。

生产数据之外,第二重要的数据,就是社交数据。

与微信、微博等网上社交数据不一样的是,农村的所有社交,都集中在一个小小村落的熟人社会中。

现在农村金融常用的风控手段,就是深入农村,与当地村民闲聊,来了解对方借贷者人品如何。

在线上数据缺失的窘境之下,唠嗑、面访成为各家平台获取有效数据的惯用手段,家庭稳定程度,往年营收状况,邻里口碑等都有可能成为平台的放贷标准。

而除生产数据、社交数据之外,也有多位深耕农村的从业者认为,定位数据同样重要。

农民的活动轨迹相对固定,要么在家,要么在地里,如果他的定位长期脱离这两个位置,这个用户就可能存在风险。

实际上,农村不是没有数据,只是藏得很深,需要下苦功夫去挖掘。

而巨头们在农村的征途也越发有意思。

他们除了在农村建立门店之外,开始了一系列的供应链合作。

比如,京东金融与玉米种子企业“杜邦先锋大粮公司”合作;蚂蚁金服就和蒙羊集团合作等。

其次,就是大规模的股权投资。

比如,京东金融投资了“聚土网”,蚂蚁金服投资了中和农信等。

巨头一系列行动背后,藏着更大的野心:他们正在点滴收集农村的数据,试图再次用互联网和科技,重塑农村。

比如,京东金融正在试图给“农业合作社”放款,而合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合作社是否保留历年来的交易数据。

“早期农民与合作社交易,数据都是纸质的,合作的前提,是要求他们将就数据录入电脑”,相关负责人强调。

巨头和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合作,获取数据是重要目的之一。

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曾对媒体表示:“选择大型农企,主要看中的是其优质的数据资料,可以与信贷产品的风控打通,确定农户的信贷资质。”

京东如此,蚂蚁金服也不例外。

2016年蚂蚁金服战略投资中和农信,掌握其30%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蚂蚁金服和我们商量过好几次,想让我们分享数据”,中和农信某负责人称。

“与中和农信合作放款,可以使贷款用户的数据沉淀在互联网上,形成首条信用记录。”蚂蚁金服也曾公开表示。

“实际上,巨头们的投资和布局,大多是为了获取数据,建立数据模型”,某资深业内人士称。

有了数据,在农村这片折戟的土地上,巨头还能重回荣光,用互联网和技术的方式,对农村进行“降维攻击”。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商业航天能认识到这些,才是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能帮农户种田、养猪的航天才是好的航天。如果把物联网技术用好,散养山猪的规模能不能更大?那个肉很香的。

新闻链接:

http://tech.ifeng.com/a/20171217/44808118_0.shtml

3

 海南建设商业航天强省,

力争2019年初发射首颗卫星

12月14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称,海南卫星星座建设有着高覆盖、中分辨率、低成本、商业化、重应用的原则,希望海南卫星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海南省是全国唯一既拥有最大面积海洋国土,又拥有航天发射场的省份,同时海南还处在海防前沿,承担着维护南海主权重任,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建设商业航天强省,无疑是历史的选择。

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负责人杨天梁表示,海南卫星星座完全是基于海南的地理条件和发展需求设计的。

2012年8月,海南省委省政府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定》,制定了“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努力实现从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转变”的发展战略。

要实现这一伟大战略,就需要快速、全面获得南海地区的有效信息,从而为权益保障提供支撑。卫星遥感具有快速、动态、全面、准确等突出优势,尤其是面对大面积海域动态监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杨天梁表示,中科院三亚遥感所早在2015年就着手筹划“海南一号”卫星项目,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建设海洋强省的长远规划,逐渐形成建设海南卫星星座的构想。

海南卫星星座由“海南一号”、“三亚一号”和“三沙一号”系列卫星一共10颗卫星组成。根据海南卫星星座发射计划今后将在4-5年内完成,2019年发射“海南一号”一期3颗光学卫星;2020年发射“海南一号”二期3颗光学卫星和“三亚一号”2颗多光谱卫星;2021年发射“三沙一号”2颗雷达星。

简单来说,“海南一号”卫星发射后,南海的每一座岛礁、每一艘船舶,都处于巨大的卫星“保护罩”之下,随时可以监控观测,这对于捍卫主权、保护渔民远洋作业、及时完成海上事故搜救等意义重大。

此外,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可为周边国家提供航天发射服务,也可从全球采购航天系统和部件,在海南组装、发射,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杨天梁还提到,商业航天还将有助于实现海洋强省、维护南海主权。国家把守护南海、管理南海、开发南海的重任交给了海南。商业航天可以通过“北斗”卫星系统为南海的船舶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可以利用遥感卫星监管船舶、环境、国土资源、海洋资源、非法海洋活动等,还可以利用成像雷达手段探测海洋内波,识别船舶、油膜等海面目标。

至于海南商业航天发展的路径,杨天梁称,要将商业航天作为重点行业加以支持,建设航天卫星应用产业园集群,形成“北有文昌航天发射,南有三亚卫星应用”的航天产业格局,打造发展商业航天的政策、人才、创新平台,汇聚商业航天的优势资源,还要融合航海技术,促进“卫星+智慧海洋”天海一体化技术创新。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海南想在商业航天上有所作为,值得鼓励,但是一定要发射卫星吗?海南除了离发射场近,制造和发射卫星有任何优势吗?希望不要在商业航天重演房地产崩盘的一幕。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o/2017-12-17/doc-ifyptfcn1472046.shtml

4

《Nature》发布 2017“十大人物”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入选!

以下为《Nature》官方刊登的人物简介:

在中国,一些人叫他:“量子之父”。对于潘建伟来说,这是一个贴切的名字,他被广泛地誉为引领中国走到长距离量子通讯(利用量子定律安全地传输信息)前沿的科学家。2008年在欧洲接受科研训练后,潘建伟全职回到中国工作,自那时起他便点燃了中国对量子技术的热情。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量子物理学家 Christopher Monroe 说 : “ 一年总会有那么几次,当我读到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时感到十分震惊。”

今年7月,潘建伟和他在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团队报告称,他们打破了量子隐形传态的记录,将一个光子的量子态传输到一个距地面1400公里的轨道卫星上的光子上。并且在今年9月该小组利用这颗卫星向北京和维也纳发射了光子,用来产生量子加密密钥,使这些城市的团队能够以完全安全的方式进行视频聊天。因为探测光子会干扰量子态,所以黑客不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截获密钥。

潘建伟的博士导师、合作者维也纳大学教授 Anton Zeilinger 表示,这次实验是一次“历史性事件”。潘的团队掀起了量子互联网的发展大潮:一个可以在全球共享量子信息的卫星和地面设备组成的网络。

这种技术将带来无法破解的全球加密,以及利用长距离的量子连接的新实验,比如将来自地球的探测器的光线组合成一个超级分辨率的望远镜。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并将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运行另一个量子实验。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潘健伟表示:“许多激动人心的结果将会出现。这真的是一个新时代。

“尽管他领导了一个跨越多个学科包含50个科学家的团队——包括量子模拟、计算和光学,但潘是这些工作背后的‘基本大脑’”,Zeilinger 说,“他使团队成为了充满想象力、组织性和实验天赋的结合体。”

作为一名孜孜不倦、充满热情的乐观主义者,潘建伟也有着说服资助者的天赋。他相信,中国政府将支持他的下一个大计划:一项耗资20亿美元、为期5年的计划,将专注于量子通讯、计量和计算,这与欧洲2016年宣布的一项价值12亿美元的旗舰计划如出一辙。

“潘的技巧在于选择正确的问题并承担风险”,Monroe 表示,“中国很幸运拥有他。”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自然》杂志的评选有极高的含金量,祝贺潘院士!什么时候我们的商业航天也能出一个案例,像海底捞一样收录到世界级商业期刊中呢?比如《哈佛商业评论》?

新闻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qGNp1tQVda641yHdn4rvjw

5

 北斗导航+5G通讯+人工智能

是无人驾驶的基础

“无人驾驶发展特别得快,会遇到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感知,5G帮我们解决很多感知问题,中国互联网大量的大数据过后,中国的人工智能也发展非常快,但是中国传统的执行机构,像现在说的汽车ABS,机电这些东西我们是很落后的,中国要做无人驾驶汽车一定要基于北斗导航+5G通讯+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不是国外90年代以雷达车载的高精度的,很强的运算能力的芯片这个方式,我们中国这个技术路线比较明确了。”

11月29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谢飞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谈到无人驾驶的未来,谢飞表示,到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会实现,现在谈到无人驾驶很重要的是高精度的数字地图,随着城市化加速,开始就要考虑数字空间,基于数字空间对于城市、对于道路、对于车辆,要重新构建。

2020年5G正式商用,谢飞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处于迅速发展的状态,现在最主要是要找到市场,通过市场高度的集成过后,让这些碎片化真正能够变成产品。此外还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的支持。在政府这方面,加强我们政策的研究,加强财税的补助,这方面来研究,促进我们的产业发展,促进市场的发展。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自动驾驶不仅仅是航天或者信息产业的事情,甚至不仅仅是车厂的事情,它涉及到城市规划、道路工程、公共安全,乃至整个社会运行和人类生活方式。所以,我们不妨把基础再扩大一些。

新闻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vj_CBjnpO8wOlDyQ6l46lg

点评 | 刀子

编辑整理 | 朝晖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 猜你想读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特稿】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一):航天是人类寻求未来的唯一手段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社论:

苏联N-1F火箭历史事件的背后……

非洲:中国商业航天的勃兴之地

请为中国航天献出耐心和坚守

创新是一种态度 ——国外国防航天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与机制探讨

刘雨菲:我为什么给“商业航天”泼冷水

一个可能比马斯克更厉害的家伙:OneWeb和它的老板格里格·维勒

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与马斯克的不同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浅谈军品、民品市场打法的异同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构建中国航天技术转让机制的思考

航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从肌肤保养到太空育种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辣评-Weekly:世界航天中国是第二梯队“领头羊”;海南力争2019

卫星与网络

联系我们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exi.la

卫星与网络satnetdy

关注微信号,每天收看我们的消息

卫星与网络为您推送精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