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X 版式空间艺术探索

《文学 X 版式空间艺术探索》系傻大方资讯网小编转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当我们阅读一首诗歌或是一部小说,很少考虑到页面的空间,我们的目光专注于文字,习惯性的顺着文字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方向。我们似乎始终认为要通过阅读去定义页面的空间和版式,却几乎没有人注意过是否可以通过空间去引领阅读。

捷克艺术家,作家和平面设计师Karel Teige在他的文章“现代版式‘ 中提到,排版不仅仅是内容与读者之间的调解者,更是一种独立而自足的结构。 版式设计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是如何做到自我表达的呢?如果说它是独立完整的,那么版式艺术又是如何从空间中衍生出意义?怎样与文学作品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学 X 版式空间艺术探索

来自英国剑桥艺术学院张梅子博士和康祖怡博士将文学,版式设计,交互艺术相结合,给出了对于诗歌和小说新的理解与发展可能。本次展览的主题为空间的3次方,分别表达了对’空间’这一词语的三种理解,其一是文学上的空间,通常带有时间的性质,其二文字与留白之间的空间,把文字仅仅看作是黑色的,跃然纸上的符号,并不带有任何意义,这些空间可以显示在屏幕上亦可呈现在白纸上,最后一种则是被版式艺术诠释之后的文学作品与读者体验之间的空间,探讨了作者,设计师与读者(观者)三方面的关系。

“诗歌,小说是时间的,律动的和情节的艺术,而版式设计则是空间的,静止的,和具有片刻情节的艺术” 二者若能够在设计师的调和下,将版式设计引入文学创作领域,给予文学作者新的写作方式也给予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新的设计思路。传统的诗歌转变为可以与读者互动的新媒体交互诗歌,传统的小说转变为可以利用版式营造故事情节的混合小说,读者可以同时感受到文学与设计相结合的魅力。

今天的两位女主人公是张梅子与康祖怡,她们同是在读英国剑桥艺术学院博士生。张梅子与康祖怡分别带来了“4 Minutes River”和“特别响,非常近”两组作品,展示了文学与设计结合的版式艺术。

文学 X 版式空间艺术探索

艺术家张梅子(左)与康祖怡(右)

版式设计的魅力

关于展览主题“空间的3次方”,分别表达了对“空间”这一词语的三种理解,其一是文学上的空间,通常带有时间的性质,其二文字与留白之间的空间,把文字仅仅看作是黑色的,跃然纸上的符号,并不带有任何意义,这些空间可以显示在屏幕上亦可呈现在白纸上,最后一种则是被版式艺术诠释之后的文学作品与读者体验之间的空间,探讨了作者、设计师与读者(观者)三方面的关系。艺术家张梅子、康祖怡将文学,版式设计,交互艺术相结合,给出了对于诗歌和小说新的理解与发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