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是当下教育之“痛”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专家: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是当下教育之“痛”》,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原标题:专家: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是当下教育之“痛”
顾建军教授在会上做主题报告。 孙权 摄
12月29日,一场名为“面向真实世界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经验与案例”的成果展示与主题研讨活动在无锡天一中学举行,会上多位专家、名师围绕技术课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探讨、交流,为大众呈上话题“答案”。
在这些专家、名师看来,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缺乏较好的动手能力和技术素养,已成不争的事实,是当下教育之“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尤其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和充分,是“痛”的源头之一。
因此,国务院教育学科组成员、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国际创客教育联盟执行主席顾建军教授认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需回归真实,不来虚的、不来空的、不来假的。
“现在还有很多学校、校长、老师,竟不知技术课程是为何物;还有学校让音乐老师去教技术课程,就是做个样子。”顾建军坦言,现在技术课程发展“不利”,很大程度上在于课程虚化、形式化,没有回归真实。
顾建军认为,技术课程的薄弱,限制了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最大的问题是标准化。”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在今日会上直言,现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搞不好,“一刀切”、“同步走”等问题非常严重。最近十年,该校尝试在丰富课程、推动社团活动等方面发力,以期改变这一现状。
记者了解到,尽管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还存在着发展不够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在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组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下,这种情况在局部地区有所改善。
以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为例,该校坚持面向真实世界的课程实施理念,先后开发了基于学校环境的教室美化技术设计项目、校园排水系统设计与制作以及基于学生生活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技术项目。现在,学生们的节日礼品基本都可以“自给自足”,比如激光加工的笔筒、三维打印技术制作的手机支架、锅垫、表彰用的徽章、元宵节花灯等。
无锡的天一中学,则是建立了“三类丰富课程”体系,打通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有机联系。实施八年来,培养了一批在技术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及合作等方面能力超强的学生。
“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技术的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特征的实践性课程,有助于学生打开创新的翅膀。”顾建军认为,技术课程要想做好,就要由简单的“动手做”走向有理念、有实践、有创新的“动脑做”,不能“就知识谈知识、就技能谈技能”。
据悉,“面向真实世界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经验与案例”成果展示与主题研讨活动,由教育部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联合主办,全国27个省市区的部分教研部门、高中学校现场或远程参与,活动意在总结和研讨已有项目组在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的成功经验。(完)
- 专家证实,农村这种土鸡蛋饿死也不能吃,否则致癌、胎儿畸形
- 国科大老师给22个学生打0分:不怕没有人选自己的课
- 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广东省决赛举行
- 专注尿道修复技术 世界顶尖专家推荐上海六院Dr.Fu
- 将全面普查 学生报班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情况
- 河南:确保4元膳食补助全部吃进学生嘴里
- 选修课老师给22名学生文章零分 称“凡抄袭者皆黜落”
- 重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举行 大学生求职看重“懂我”
- 深圳调查学生家户型房价 幼儿园做法遭质疑
- 沪小学生古诗文大会开幕 获奖者将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