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膳食注意三点 远离慢病安心过年

春节膳食注意三点 远离慢病安心过年文章插图
食物营养
春节假期将至 , 很多人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躺吃模式” 。
涮羊肉、烤五花、肥牛锅 , 冬季里最常宠幸的美味佳肴 , 个个都是硬菜 , 要是吃完能“瘫”在床上刷个手机看个剧……
那么就要正式通知您 , 您已经成功解锁了“健康隐患套餐”!这样下去 , 从外表来看会让体重增加 , 在身体内部也悄悄埋下隐患 。 在寒冷的季节 , 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如心梗、脑梗)的住院、死亡率比夏季高出10%-20% 。
年夜饭大鱼大肉成负担
植物性食物保健康
中华传统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 动物性食物为辅 。 随着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 ,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人的胃口变成“顿顿饭无肉不欢” 。 正所谓过犹不及 , 肉吃得太多也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 研究发现 , 畜肉摄入过多可能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和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
在日常饮食中 , 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摄入 , 对于平衡膳食有着重要作用 , 不仅可以补充到多种营养物质 , 还可以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
有研究提示 , 富含植物性食物如全谷物、蔬果、坚果和豆类等的饮食 , 可以大大降低2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在各类植物性食物中 ,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蔬菜和水果 , 它们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 还有植物化合物 。
春节零食首选坚果
【春节膳食注意三点 远离慢病安心过年】原味优于盐焗和糖渍
千万别忘了坚果 , 它们的水分少、干货更多 , 营养价值也非常出色 , 可以补充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 。 各种美味的坚果可以作为蛋白质的补充 , 而且它们的营养不止于此 。 坚果中含有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 , 钾、锌、钙等多种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 。
不同的坚果在营养上各有所长 , 巴旦木的蛋白质、单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E和钙的含量较高;腰果的镁和锌含量丰富;榛子的膳食纤维、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综合比较来看 , 巴旦木属于能量可控、营养比较全面的坚果 。
坚果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 对于降低“坏”胆固醇、改善血脂有好处 , 经常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坚果还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 特别是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 。
坚果还有一个好处——膳食纤维丰富 , 膳食纤维能提升饱腹感 , 促进肠道蠕动 , 对于预防2型糖尿病和降低胆固醇也是有利的 。
哈佛大学的研究还发现 , 如果每天用其他食物来源的蛋白质替代1份红肉 , 可以降低7%-19%的早期死亡风险 , 其中坚果的替代效果最好 。
坚果这么好 , 每天吃多少合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周吃50-70克坚果 , 分摊到每天 , 大约相当于2-3个核桃 , 8-10颗巴旦木 , 15颗左右的开心果 。 对于素食者来说 , 摄入量可以更多一些 , 建议蛋奶素食者每天摄入15-25克坚果 , 而全素的人每天最好能吃到20-30克坚果 。
除了注意适量吃坚果 , 还有就是最好选择原味的坚果 , 而不是盐焗或者糖渍的加工品 , 避免摄入过多的钠和额外的糖 。 在吃法上 , 可以把坚果和正餐结合 , 加到炒菜里 , 如西芹腰果等;或是和谷物一起煮粥 , 或是拌到酸奶里 , 如巴旦木酸奶等 , 都是很好的吃坚果的方式 。
别忽视肠道健康
只有活性益生菌才会对人体有益
春节期间的暴饮暴食 , 更会加剧肠道负担 , 导致体重增加、皮肤爆痘等问题 。 肠道不仅肩负着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重任 , 更是“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 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 肠道健康会影响到机体免疫力、皮肤健康、精神状态等 。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发现 , 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炎、胃肠道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最新的研究还发现 , 肠道的健康还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 , 很多情况下失眠、焦虑、抑郁等也与肠道健康相关 。 说出来可能会吓你一跳 , 人体肠道内有1000-1150种、约100万亿数量的细菌 , 是人体细胞数量的足足10倍 。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就是益生菌 ,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在《益生菌与益生元指南》中指出 , 摄入适量的益生菌有益宿主健康 。 日常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酸奶等食物 , 有助于促进消化和肠道蠕动 , 保护肠道微生态环境 , 维持肠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