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国际不打小孩日:不打孩子的原因你知道吗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尹琳
受惩罚的孩子往往出现更多不当行为、更糟糕的情绪状态和发展不充分的道德观念 。
孩子|国际不打小孩日:不打孩子的原因你知道吗文章插图
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 设立这一日子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 , 引起社会的重视 。
许多父母相信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 , 一个大一点的教训才会让孩子记得住 。 不过 , 近几十年的研究显示 , 惩罚孩子并不见的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 , 它未必能够降低孩子的不良行为 , 反而还会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
在一项儿童实验中 , 研究者让100多名儿童相信自己损毁了贵重物品 , 结果发现 , 拥有打屁股、打耳光、大声斥责的母亲的孩子内疚感反而最少 。 而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也显示 , 面壁思过的孩子不良行为会比普通孩子更多 , 哪怕事后母亲会花时间跟他们交谈 。 研究者认为 , 这是因为孩子会用更多的不当行为来回馈“爸爸妈妈收回爱”的惩罚 。 受惩罚比较多的孩子往往出现更多不当行为、更糟糕的情绪状态和道德观念 。 而且 , 惩罚会破坏亲子关系 , 孩子更不想听从父母的指导 。
孩子视父母为赖以生存的重要人物 , 当我们用打骂等粗暴的方式惩罚孩子的错误时 , 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焦虑感 , 或者积聚非常强的愤怒却未必敢公开表达出来 。 这些情绪在孩子身体内上传下跳 , 无法让孩子平静下来 , 肾上腺激素飙升 , 难以平静地思考和体会自己内心感受和别人的内心感受 , 也就增长不了处理此类事情的能力 。
孩子做错事情 , 往往因为他们在这件事情上缺乏更好的认知 , 或者缺乏对别人的关怀和同情心 , 或者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 这些方面的缺乏都不是一顿暴揍可以解决的 , 相反 , 它需要的是耐心、明确的指令、同情孩子的困难 , 理解孩子的需求 , 和孩子一起发动头脑风暴 , 练习更好的解决方案 。
有些父母会发现 , 哪怕理解了这个原因 , 仍然难以控制打这一行为 。 这可能是因为在我们小时候惩罚带来的烙印太深 。
怎么办?这里有一个小方法或许能够让你亲身体会一下 ,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 , 被温柔坚定的大人保护和指导的感受 。
回顾自己小时候做错的一件事情 。 比如 , 因为生气 , 打了自己的妹妹 , 被父母责骂和惩罚 。 那时候 , 你的心情怎样?低着头?含着背?又气又怕?
想象一个大人走到你的身边 , 他蹲下来 , 揽着你的肩膀 , 跟你说:“怎么啦?发生什么事情了?慢慢跟我讲 。 不要害怕 。 ”
当你哭哭啼啼地跟他道出原委时 , 他仍不嫌弃或者讨厌你 , 温柔地在你身旁:“我知道 , 我知道 , 你很不开心 , 你很生气 , 我在你身边陪着你 。 ”
等到你的情绪慢慢平静 , 有能力开始回想刚才发生的情况时 , 他又陪着你进行复盘:“你希望妹妹不要来烦你 。 不过 , 打妹妹的确不对 , 你看 , 她那么小 , 那么依赖你 , 你打她 , 她好伤心 。 我们做一些弥补的事情吧 。 ”
如果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困惑 , 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你的愤怒和妹妹的需要时 , 他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 , 也推动你开动小脑袋瓜想一想新的解决方案 , 并且加以鼓励和赞美:“我可以跟妹妹说 , 我现在有事情 , 10分钟以后你可以来找我 。 我还可以请爸爸帮忙 , 把妹妹带走一会儿 。 ”
做错了 , 仍然可以得到爱 , 仍然有人陪着我去改错与弥补 , 人生缓缓前行 , 孩子一点点长大 。
责任编辑:李淑平
【孩子|国际不打小孩日:不打孩子的原因你知道吗】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