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
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9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 采访人员昨日从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获悉 , 近5年来 , 职业性噪声聋成为深圳市最高发职业病 , 占全市总病例5成以上 。
这两天 , 在宝安一家电子制造企业上班的郑先生心情有点儿忐忑 , 他在等待工伤鉴定结果 。 在最近的一次职业健康体检中 , 郑先生才发现自己的听力有问题 , 市职业病防治院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写着“职业性轻度噪声聋” 。 “我当时觉得有点懵 , 平时跟同事交流的时候 , 声音小一点儿会有听不清的情况 , 但已经习惯了 , 从没想到自己会得职业病 。 ”郑先生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他从事电焊工工作15年 , 他时常为自己这个手艺感到自豪 , 他可以靠手艺让家庭有稳定收入来源 。
确诊职业病后 , 郑先生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 “收入下降了 , 也担心病情加重以后都听不见声音了 。 ”郑先生说 。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 , 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 “噪声聋发病过程比较缓慢 , 刚开始是高频听力有损失 , 对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小 , 患者自己不易察觉 。 随着交流障碍越来越大 , 同时有耳鸣的症状时 , 这时听力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 ”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危害评价所主任周伟说 。 随着工艺的改进 , 企业更多选择自动化设备 , 这也带来更多噪声 , 像郑先生一样有职业性噪声聋的受害者并不少 , 我市职业性噪声聋报告病例主要分布于金属制品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印刷、汽车制造、石材加工及珠宝首饰制造业 。
【噪声|职业性噪声聋易致听力损伤不可逆】职业性噪声聋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 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 但可以预防 。 作为全市职业病防治机构 , 市职防院在重点行业推动“听力保护行动计划” , 通过对企业工作场所进行噪声监测 , 采取有效的防噪措施 , 加强个人防护与健康教育 , 可以减少、消除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 周伟提醒市民 , 长时间、大音量地使用耳机 , 容易引发耳鸣 , 并且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 在公交车上、飞机上、健身房等噪声大的地方使用耳塞 , 市民会不知不觉将音量开大 , 使听力受损 。 周伟建议市民应尽量用音响外放听音乐 , 其次是用降噪功能好的耳机 , 使用耳机每次不超过30分钟 , 每天不超过3小时 。 采访人员 罗莉琼 通讯员 许嘉瑜
- 络合剂|什么是铅中毒?职业性铅中毒要注意
- 噪声性耳聋|什么是噪声性耳聋?如何防治?
- 职业性哮喘|“要命”的成人哮喘,到底有多危险?
- 常识|防范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安全常识
- 连续性|【环保科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环境噪声的影响与危害
- 上游新闻|中国听力健康报告:娱乐性噪声暴露成青少年听力损失主要原因
- 噪声|连续几晚蹦迪,25岁姑娘耳朵听不见了
- 噪声|Qing调查丨听力损失年轻化 你可知身边的小家电噪声究竟有多大?
- 损伤|警惕!长期低剂量噪声也可致慢性耳损伤
- 噪声|嘘!小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