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通谋虚伪表示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无效 。
一、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民法典合同编未统一列举合同无效情形,而是在第508条规定“本编对合同的效力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的规定”,也就是按照总则编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来认定 。按照总则第六章的规定,合同无效情形有5种,以下分述之: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144条)
所谓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1)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3)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 , 指因智力、精神健康原因所致;因醉酒导致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以此为由主张行为无效 。
需要注意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没有例外 。
2.通谋虚伪表示行为无效 。
民法典第146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
典型表现是股权转让合同中的“阴阳合同” 。股权转让双方出于逃税等原因考虑,签订了价格不同的两份股权转让合同 。提交工商局做变更登记的合同属于“阳合同”,价格较低;双方真正执行的是另一份合同(或者补充协议、抽屉协议),俗称“阴合同” 。此种情形下,因为“阳合同”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思,因而无效;隐藏的“阴合同”才属于当事人真实意思 , 因为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因此合同有效 。
另一种虚伪表示行为是实践中常见的名实不符的合同,比如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合同 。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 。
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
与合同法52条第5项的不同之处在于,民法典上述条文规定了例外情形,即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按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强制性规定分为效力性和管理性两种 , 只有违反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才导致合同无效 。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才导致合同无效 。现实中很多规章、规范性文件亦存在大量强制性规定 , 但不能仅依此就认定合同无效 , 因为“位阶不够” 。
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民法典第153条第2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学理上简称“背俗无效” 。
所谓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善良风俗 , 也就是合同法第52条第4项规定的社会公共利益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赌债、请托等,法律给予其否定性评价,认定行为无效 。金融秩序等涉及到不特定多数人公共利益的,也属于公共秩序范畴 。
现实中一些行为违反了规章所列
强制性规定,虽然不能依据违反强制性规定认定行为无效,但若该等强制性规定实则体现了和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则可依据民法典第153条第2款,以违背公序良俗为由,认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比如代持证券发行人股权、代持金融机构股权,法院通常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认定代持行为无效 。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无效 。
民法典第154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与合同法第52条第2项相比 , 民法典上述规定不再区分利益受损的主体类型(国家、集体、第三人),而是统一规定为“他人” 。
因为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一体受法律保护,只要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即应受法律否定 , 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区分不同类型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常见的如甲、乙为公司股东,乙、丙恶意串通 , 伪造股权转让合同,由乙伪造甲之签名,将股权转让给丙,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和相对人之间必须具有意思联络、共同恶意 , 方构成恶意串通 。如果只有一方具有损害他人权益的主观恶意,另一方不知情或者虽然知情但并无主观恶意的,不构成恶意串通 。比如 , 甲先将房屋卖给乙,签了合同但尚未过户,后又将房屋高价卖给丙 , 并完成过户;即使丙知道甲存在一房二卖行为,但丙出高价买房主观上并无不妥,不构成恶意串通 。
二、合同无效后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 , 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 , 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
2、折价补偿: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
3、赔偿损失: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 , 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产生合同的法律效力,从而属于无效合同 。所谓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的,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被确认为无效 。可见,无效合同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 , 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
双方签订合同无效,第三方有效吗无效的合同自始至终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合同当事人不需要履行合同义务 。如果因无效合同取得财产 的,要返来财产,那么民法典中确认合同无效和撤销可不可以同时主张?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一、民法典中确认合同无效和撤销可否同时主张
无效和被撤销的合同自始至终无效,生效的合同出现可撤销情形时才能撤销,所以确认合同无效和撤销不能同时主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二、合同的生效要件
合同成立后,能否产生法律效力,能否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要视合同是否具备生效要件 。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 。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 。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 。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等规避法律的事实 。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时,便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 。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所以当事人就同一份合同,不能同时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又同时申请撤销合同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进行咨询 。
第三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的,但前提一定要确定符合条件,一般双方当事人以恶意串通的方式损害第三方的利益,该合同对第三方具有现实的损害结果,这都是可以收集证据主张自己的权益 。
一、第三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吗
第三方能主张合同无效的 。但应当满足如下条件:
1、合同当事人双方主观上存在恶意串通的心态;
2、合同当事人双方主客观上订立了合同,并已经生效;
3、该合同对第三方具有现实的损害结果;
4、该合同与第三方的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 。
二、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返还财产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 。因为无效合同从开始就无效,所以返还财产就是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 。也就是说,是谁的财产就应当归还给谁 。如果标的物已消耗、损坏或灭失,或者已被善意的第三人合法取得而不能返还时,则可用赔偿经济损失的办法进行抵偿 。
(二)赔偿损失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如果双方均有过错,那么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是指承担因自己的过错责任而造成的损失,即指双方当事人按照责任主次、轻重,分别承担经济损失中与自己责任相应的份额,而不是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也不是平均分担损失 。
(三)追缴财产 。对于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合同,如果当事人双方都是故意的,就应当将双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 。如果只有一方是出于故意的,那么故意的一方应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回给对方;非故意的一方已经从对方取得的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应收归国家所有 。同时,在追缴故意一方当事人的财产时,要注意保护非故意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也就是说非故意一方的合法财产是不能追缴的 。
综合上面所说的,签订的合同如果损害到第三方的利益,那么第三方是可以主张合同无效的,一般在起诉时就需要先收集相关的证据,同时再提交起诉状,只要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条款法院就可以受理,所以,自己的权益就一定要懂得如何保护 。
- 怎样认定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
- 描写画的古诗句
- 劳动合同法46条赔偿金
- 带霄汉的诗句
- 关于题画诗的诗句
- 驾校的合同不给学员一份吗
- 买卖合同管辖地
- 单位违反劳动法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 范仲淹关于家的诗句
- 关于收获诗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