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为什么不给签合同

公司不签定劳动合同应该向公司反映情况,争取早日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不签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维护自身的权益 。1、劳动合同签订后,单位不给劳动者是违法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
劳动合同虽然理论上来说是要保障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双方利益的,但是实质上,员工和用人单位相比肯定是属于一个弱势地位 。因此劳动合同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条款来保障员工的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遭受损失 。目前我国市场上还是有很多的劳动关系,是通过口头的形式约定的 。有些员工个人其实也非常好奇为啥公司不签劳动合同?下面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 。
一、为啥公司不签劳动合同?
1、一些用人单位为节省开支,在频繁增加劳动者的工作量的情况下,为避免员工索要加班费等,也会不跟员工签订合同 。
2、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是应该给劳动者购买相应的保险,比如说五险一金 。一些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自然也不会给员工购买保险 。
3、工伤赔偿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这部分费用,往往不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
4、一些用人单位本身公司内部就存在频繁的人事变动,由此招聘员工时不签合同,就可以随时辞退员工 。根据劳动法相关条例,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是需要支付双倍补偿金的 。尽管不论有没有合同,用人单位都应该相应的赔偿,但是没有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想要得到赔偿无疑是困难重重,诉讼仲裁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许多劳动者面对不公平待遇往往最后不了了之 。
二、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为什么不给签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三、实践中如何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
1、单位出具的证明
如办信用卡、户口、档桉等情况下需要单位出具证明而单位又出具了的;
2、工资相关材料
工资条、工资签收、工资银行过帐记录等;
3、工作相关材料
如在单位的一些材料中的签名、记录等
4、工作照片
5、其他
如录音、工友证明、劳动纠纷投诉记录等
在生活当中,有些用人单位明明就和员工建立的属于长期的事实劳动关系,但是却不签劳动合同的原因 。基本上就是以上四种原因,首先如果签了劳动合同的话,劳动合同当中的内容都是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相关的法律风险,拒绝签订合同 。比如说,合同就面临着工伤赔偿、加班费等这些问题 。
企业为什么不给员工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不给劳动者的话可以找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仲裁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最有力的证明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一、劳动合同不给劳动者怎么办?
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如果未果,可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 ,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最有力的证明,例如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如果签订有劳动合同,可直接申请工伤认定,而不必先确认劳动关系 。因此,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证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 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二、没有劳动合同哪些材料可以证实劳动关系?
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注意搜集并保存双方成立劳动关系的有关证据,比如:
1、用人单位招聘时要求劳动者填写的“报名表”、“登记表”等招用记录;
2、用人单位收取劳动者押金或扣押劳动者工资而出具的“押金条”、“扣押条”等各种票据;
3、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门卡”等各种工作证件;
4、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资卡”或其他工资支付凭证;
5、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作服”、“饭卡”等与用人单位有关的东西;
6、职工的工资表、考勤记录、值班表、任命书、解除合同通知书、辞退通知书等各种加盖有用人单位公章的文件 。
三、劳动合同包括哪些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另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综上所述 , 劳动者被单位录用后,在办入职的时候就应该签订书面合同 。这个劳动合同最少两份,双方各持一份 。如果单位不给劳动者,属于违规操作,劳动者可以到劳动局投诉举报单位的违法行为,或者收集相关证据材料提出仲裁,比如工资单、考勤表等 。
法律主观:
这个其实不难办,法律规定必须给你一份 , 如果他们仍然不给 , 那么告他们双倍工资的时候他们就会拿出来了 。另外没有合同还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关规定,证明劳动关系方面的证据按证明效力依次排列如下: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此项暂缺,不过后续的可以证明 。2、工资卡、工资存折、单位盖章确认的工资条或记录、单位盖章的职工花名册;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4、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5、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6、用人单位盖章的考勤记录;7、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
法律客观:
一、不给员工劳动合同是否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和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 ,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签订合同注意事项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 , 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 , 同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 。2、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如标准工资是多少?有没有奖金?奖金是根据什么标准发放的?这些数据一定要在合同中体现,不要轻信老板的口头承诺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 。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 仅约定试用期的合同是无效的,试用期结束就要求劳动者走人是耍赖;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不得无理由解除劳动关系;除非劳动者不符合招聘条件,才能走人 。5、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是现金还是通过银行支付到账户中 。有的单位采取扣发员工一个月工资的方式拴住劳动者 , 这种行为不具有法定效力 。如果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被扣发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6、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有的劳动者为多挣钱,默认了企业要求严重超时的加班加点,这是违反劳动法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工资争议案就是因此而起 。此外,工作的环境有毒有害,尤其是化学性的制革、制鞋行业企业,还有机械加工行业可能给工人带来的机械性伤害的工作环境,都要在合同中对环境危害可能造成的伤害明确表达出来 。7、社会保险约定 。有的企业以“不办社保可以多领工资”的说法 , 来误导劳动者主动选择放弃社保 。律师提醒劳动者:对于社保问题要有长远的考虑,工作时间越长,这个问题就越大,它涉及到养老的问题;一旦发生工伤意外等,最快速的解决方式是先通过劳动者购买的社会保险,快速选择走工伤保险补助的绿色通道救死扶伤 。因而,有了社保就等于有了保障 。8、不要签空白合同 。空白合同是指企业为应付检查 , 拿出空白合同 , 先让劳动者签名、按手印,走一个过场 , 劳动者也不拿合同当回事,有的合同甚至没有盖章 。一旦发生劳动争议,这类合同是无效的,同时,劳动者的维权成本高昂 。9、有些合同约定了不合法的内容,如女职工不得结婚生育、因工负伤的“工伤自理” , 要求劳动者签订生死契约等,这些条款在法律上无效,劳动者可以拒签 。10、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 。劳动合同是发生劳动争议时 , 劳资双方可出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律凭证 。在办理的工伤案件时 , 因劳动者手头没有劳动合同,在要求用人单位赔偿遭到拒绝的案例不在少数 。有的企业在合同签订后,把两份合同都收走,发生争议时 , 劳动者手里没有合同,单位可以不承认有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