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设计总监:不再犯这种错误了,新车物理按键必须标配

大众设计总监:不再犯这种错误了,新车物理按键必须标配

文章图片

大众设计总监:不再犯这种错误了,新车物理按键必须标配

文章图片

大众设计总监:不再犯这种错误了,新车物理按键必须标配

文章图片

大众设计总监:不再犯这种错误了,新车物理按键必须标配

“xxx , 把音量调到50 , 空调调到23度”

车内没有按键 , 调节要么靠喊 , 要么靠屏幕触摸 。 语音控制有时是挺好用的 , 特别是在开车的过程中 , 但有时也挺尴尬的 , 比如我就要静静地把音量调小一些 , 结果全车人都知道了 。 屏幕触控是必须配置的 , 前提的是保留常用的物理按键 , 用过的车主应该都知道 , 开车时点击屏幕 , 非常的方便、不安全 。
大众汽车因过去几年取消了物理按键和旋钮 , 触摸屏来控制车内功能 , 屏幕下方用触控滑动条来调整音量和温度 , 被众多用户吐槽 。

这些年不管是车的外观还是内饰 , 都是朝着简约/简洁化来设计 , 来提升车辆的潮流和科技美感 , 特别是车内 , 几乎所有车企都在想尽办法 , 减少车内的物理按键 , 包括方向盘上的 , 使其更简洁 , 一定程度上确实提升了美感 。 这都得益于智能车机的快速发展 , 几乎车内所有的功能 , 都能用语音来控制 , 所以现在的车 , 我们很难再看到单独的音量、空调等常用物理按键了 。
起初 , 用户觉得还挺新鲜的 , 觉得科技感很足 , 但当真正长时间的使用之后 , 才发现必要的物理按键还是要保留才行 , 语音控制只是增加了另外一种控制方式 , 物理按键才是最稳定可靠的 。
这点同意的 , 大家在评论区扣“同意”两字 , 看看有多少人 。

大众在跟着其他车企绕了一圈之后 , 意识到没有必要的物理按键是肯定不行的 。 据外媒 Autocar报道 , 大众汽车设计总监安地列斯?明特(Andreas Mindt)明确表示到:“将来大众的所有新车 , 都将配备物理按键 , 用来控制最重要的功能” 。
明年推出的 ID 2all 量产版 , 车内重新引入物理按键 , 屏幕下方加入五个最常用功能的物理按键 , 音量键、风扇控制键、危险警示灯键、左右两侧座椅加热键 , 另外还包括方向盘上的物理按键 。

安地列斯?明特还表示到:“车就是车 , 不是手机 , 我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 在驾驶安全性与科技仪式感之间 , 前者永远不可妥协 。 大众的这个转变 , 想必会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 。
2021年 , 美国《消费者报告》的调查显示 , 超过60%的驾驶员抱怨全触控界面导致操作分心 。 大众ID系列在2022年欧洲NCAP安全测试中因操作复杂性被扣分 , 成为这场设计实验的代价 。

麻省理工学院人机交互实验室发现 , 物理按键的平均操作耗时比触控界面少0.3秒 , 错误率低47% 。 在紧急情况下 , 这种差异可能决定事故是否发生 。 更深层次来看 , 实体按键带来的\"肌肉记忆\" , 正在数字时代重新被定义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安全资产 。
的确如此 , 实体物理按键有真实的手感反馈 , 并且位置是固定的 , 在盲操作的时候也更方便 。 大家在开车的时候 , 在方向盘上调节音量和歌曲上下首 , 是不是不用看一眼 , 就知道准确地按哪一个键 。

过去十年间 , 全球汽车行业掀起了一场以特斯拉为标杆的“去物理按键\"革命 。 车企纷纷将空调、音量调节、座椅加热等功能集成到中控大屏中 , 试图用科技感定义未来座舱 。
大众汽车也不例外:从第八代高尔夫到ID系列电动车 , 实体旋钮和按键逐渐消失 , 取而代之的是触摸屏、触控滑动条和电容式方向盘按键 。 这种设计看似前卫 , 却让用户在实际驾驶中饱受困扰 。

大众的物理按键回归宣言 , 表面看是设计策略的调整 , 实则是对汽车本质的重新思考 。 当行业沉迷于将汽车变成\"带轮子的智能手机\"时 , 明特那句\"车就是车\"的断言 , 恰似一剂清醒剂 。
【大众设计总监:不再犯这种错误了,新车物理按键必须标配】在自动驾驶完全落地之前 , 驾驶舱终究是人机共治的空间 , 任何设计都不能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换取虚无的科技感 , 回归汽车的本质 。